
全國人大代表胡春霞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濤):“能夠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感到使命艱巨、責任重大。”全國人大代表胡春霞是第二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上一屆,她提出希望增加全國人大代表中農民工比例的建議,讓她非常感動的是,新一屆農民工代表的數量從從上屆的31位增加到了45位,“這説明國家對農民工群體的關心和關注。”
2004年,胡春霞走出老家漢中前往西安,自此開啟了和進城務工人員一樣的打工生涯。從連普通話都説不好,到能用4種外語為外國客人服務;曾在一年中換七八份工作,到成長為一位“小有名氣”的餐飲行業服務員。胡春霞説:“當時從農村出來,到城市裏面,兩眼一抹黑,誰都不認識,四處碰壁,一路走來,經歷過很艱難的事情。”因為深切體會過打工的苦處和不易,感同身受,所以才能有信心成為農民工的“代言人”。
胡春霞認為,近幾年,各級政府在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和住房問題上下了很大功夫,有了明顯好轉。但長遠來看,還存在著養老問題。她表示,雖然國家在2009年出臺了新農村養老保險,但是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所以進城務工人員和用人單位也應該遵循《勞動法》的規定,參加社保,繳納社保。實際情況是,進城務工人員當中,參加社保的很少。沒有社保的主要是建築工地的民工、一些中小企業的臨時工和個體經商戶聘用的臨時人員,這部分人約佔進城務工人員的70%左右。
因此,胡春霞建議強化社會保障管理,加大對建築工地、中小企業及個體經商戶的監察力度,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切實解決養老問題,讓他們能夠在城市裏穩住腳、紮下根。但胡春霞也表示,這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要想解決需要很漫長的過程。
對於2018年,胡春霞有自己的目標:“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的目標是履好職、盡好責,努力為農民工朋友當好‘代言人’,為全國兩會當好‘宣傳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