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國際在線專稿:正在進行的中國兩會引起全球關注,各國媒體和專家學者在聚焦中國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政策的同時,也在關注本國發展是否可以借鑒中國經驗。俄羅斯與中國互為最大鄰國,近年來在各領域深化合作,俄羅斯媒體和專家均認為,中國在經濟發展、打擊腐敗等領域的倡議和做法,既是可以借鑒的經驗,又是使世界受益的機遇。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政治評論家德米特裏·科薩列夫的評論稱,中國政治制度的變遷、外交政策的變化將會影響全世界,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俄羅斯和中亞國家。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所推崇的發展模式對於所有國家——無論是近在咫尺的鄰國還是遙遠的國家——都意味著良好的經驗和全新的機遇。
科薩列夫説,近年來,中國的外交活動越來越活躍,包括倡議成立亞投行、設立絲綢之路基金等,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該倡議不僅涵蓋了歐亞大陸交通基礎設施發展,還涉及到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一帶一路”帶來全新的基礎設施和全球貿易體系,顯而易見的是,所有人都可以從該倡議中獲益。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稱,普京總統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到本世紀20年代中期要使俄人均GDP比現在提高50%。俄前財長庫德林表示,這意味著GDP需年均增長6%左右。對於俄羅斯經濟發展而言,中國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報道援引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稱,想提高GDP增速,只能大幅增加對經濟的投入。按照中國經驗,大部分投資來自企業自身資金。如果想讓本國企業有錢可投資,便應按中國模式修改俄羅斯稅法。
除了稅收改革,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中國改革的漸進性也適用於俄羅斯。俄羅斯應先設立具體的經濟目標,再制定實現目標的機制。俄羅斯現在沒有切實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但在中國,每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會通過這類計劃,而後付諸實施。
奧斯特洛夫斯基舉例稱,中國正在推進“十三五”規劃的實施,總體目標是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前中國的貧困人口有3000萬,將這個數字減少到零,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但卻是可以實現的——僅在五六年前,中國的貧困人口還有近一億。
今年中國的人大會議將審議監察法草案,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該委員會是中國的最高監察機關。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俄羅斯也可設立類似的機構。他指出,在沒有國家監察委員會的情況下,中國就在重拳打擊腐敗,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後,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督,這將使中國打擊腐敗更進一步。(劉維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