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2013年的“一帶一路”倡議至今已走過五年的歷程,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號召下,中國夢與沿線各國的復興夢交織,賦予全球經濟發展,尤其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強有力的動能。作為一個新興大國,在貿易保護主義氛圍日漸濃厚的今天,中國不但推動自身全面開放,而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宏偉目標拿出了諸多飽含智慧,凝聚廣泛國際共識的方案。然而,“一帶一路”這份來自中國、惠享全球的倡議在受到沿線國家熱烈歡迎的同時,也被那些常年戴著有色眼鏡,態度傲慢的部分西方人士視為“中國威脅論”的新證據。這其中既包括中國模式輸出論、文明衝突論、“黃禍論”等陳詞濫調,也包括過剩産能論、債權帝國主義、經濟帝國主義論等經過新瓶包裝過的“陳醋”,可謂沉渣泛起,甚囂塵上。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證明,擴大開放有力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也為世界帶來了重大機遇。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年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了美國、日本以及歐元區國家的總和。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證明,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有序開放,逐步完善産業鏈,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加入國際分工體系,從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大漠駝鈴,碧海白帆,進入新時代的中國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在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與沿線國家通過“共商共建共享”鍛造文明復興與輝煌未來。五年來,中國同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100余個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創造了18萬個就業崗位。事實充分證明,“一帶一路”成績斐然。
就在“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風生水起時,中國“以己渡人”的舉措卻不斷遭到部分西方人士和媒體的非議,他們罔顧自身殖民歷史,從霸權思維出發,以己度人,重彈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老調。事實上,部分西方人士和媒體與其以意識形態劃線,用冷戰思維看待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贏合作,不若儘早放下自己“高貴”的身段,放棄針對中國的雙重標準,胸懷寬廣一些,眼界開闊一些,目標高遠一些,行動實際一些,同中國一起,為世界提供腳踏實地的公共産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卜衛軍 國際在線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