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貫穿黨的十九大報告始終,也貫穿在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中。美好生活一頭承載著黨的初心、使命,一頭牽係著百姓生活冷暖。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烈的宗旨意識和真摯的為民情懷,凸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使命擔當,同時也體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獨有的精神特質和理論品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和改革發展的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我們只有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好地感受和體會身邊的美好生活。
首先,只有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好地支持黨領導下的各項改革事業的推進,也才能以更加積極飽滿的工作態度去迎接各種挑戰和壓力。
我國在經濟建設、社會建設以及體制改革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步,但社會轉型期的陣痛還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各個領域的改革措施難免會讓少數人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從改革的全局大局來看,又必須得做出一定程度犧牲。這個時候,就需要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的高度去認識問題,顧全大局,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更要有高風亮節的品格和目光長遠的境界,大公無私,支持政府的各項改革事業。就像去年相關部門的環保治理“風暴”,因為是環保勁風,可能把一些人的眼前利益給吹跑了一部分,但從整個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鐵腕治污、鐵腕治霾都必不可少。青山在,才有柴燒;健康在,才能有發展。這個樸素的道理既是人對自我生存的本能認識,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認知。
其次,只有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精準定位國家和社會以及個人在歷史方位中的“坐標”,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幸福指數。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這艘東方巨輪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千帆競發”的競爭中逐漸佔據優勢,“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新“四大發明”的蓬勃發展,以及保持絕對優勢的國內優良的社會發展秩序,都凸顯出中國發展模式的優勢和“後發趕超”的特點,廣大百姓也深刻地認識到,美好生活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再次,只有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才能更有動力去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地奮鬥,才能過上美好生活。同時,我們也必須意識到,當前的奮鬥過程,其實也是一種美好生活。不僅僅是一個政黨、國家、民族需要奮鬥,全體國民都需要有奮鬥精神。只有奮鬥,才有幸福生活;只有奮鬥,才能感受到幸福。這既是號召和理論,也是常識和感受,值得每一個人仔細體味。
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自然本能,也是人類社會不斷走向更高素質文明的動力源。在新時代的征程上,讓我們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美好生活的論述,用心感受和體會正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美好生活。(王庭 國際在線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