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教育扶貧新期盼:孩子們既要有學上更要上好學

2018-03-18 19:20:02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 杜軍帥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倩楠):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涼山考察時,為脫貧攻堅開出的良方中提到:最重要的,教育必須跟上,決不能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品質,從2013年到2017年,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教育發展的規劃始終圍繞“公平”展開。“發展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更是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之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出席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們聚焦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教育扶貧攻堅積極建言獻策。

  期盼一:願每一個地區最美的建築都是孩子們的校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文屏鎮中心小學校長甄蘭芳 攝影:房小棋

  “這些年來,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進農村學校建設,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巨大改善,很多地方,最美的建築都是學校,但是,農村邊遠高寒山區學校寄宿制辦學仍然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説到這裡,來自雲南省魯甸縣的甄蘭芳代表不由地心疼自己的學生們。紮根基層教育崗位26年,甄蘭芳最了解孩子們上學的不易,他們大多每天不到6點就起床,在山間穿行一個小時甚至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由於當地處在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加上金沙江、牛欄江、橫江等大江大河切割,形成了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最高海拔達4千米以上,每逢雨季受洪澇影響,學生上學非常危險;到了冬季受冰淩影響,學生上學更是艱難。

  今年當選人大代表之後,甄蘭芳想到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加大邊遠高寒山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寄宿制辦學的力度,讓孩子們的風雨求學路不再艱辛。

  期盼二:打破貧困學生享受資助的條件限制,為貧困家庭孩子接受義務教育解決實際困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負責人支月英 攝影:張倩楠

  紮根鄉村37年,支月英用實際行動絢爛了大山裏兩代人的童年,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生活冷暖,她都盡己所能呵護著孩子們。今年兩會,當選人大代表的她更是帶來了孩子們的心聲。

  2015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規定: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統稱“兩免一補”)。但是就目前實施情況來看,部分享受困難生活補助的學生仍受到學籍和住宿條件限制,還有不少生活確實困難的學生無法領取到補助。為此,支月英代表建議,將“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困難生活補助”,更改為“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困難生活補助”,這樣就可以讓貧困學生不受是否在校寄宿的限制,均能享受到國家的資助,為貧困家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期盼三:增強貧困地區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待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33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石慧芬 攝影:張倩楠

  在貧困地區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已是不易,從事特殊教育,其中的困難更是可想而知。但是來自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石慧芬做孩子們的特教老師,一幹就是18年。今年兩會,當選為新任代表,石慧芬既緊張又有著神聖的使命感,她懷揣著自己在一線調研後形成的建議來到北京,就想著為家鄉的教育扶貧出一把力。

  石慧芬告訴記者,在黨和國家關懷下,如今的學校變美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豐富了,特教老師們的地位也提高了。這次她的建議是,提升特教老師的補助津貼,讓退休的老師也能享受到特教津貼,同時她也希望可以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

  我國從2010年開始全面實施教師“國培計劃”,這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主要包括“中小學教師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兩項內容。對於教師培訓,支月英代表介紹,“國培計劃”品質高,效果好,受到了一線教師校長的好評。但是,一些地區由於網絡條件差和工作學習矛盾特別突出等原因,教師參加國培學習的人數仍較少。因此,如何更好地讓農村教學點教師參加培訓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在農村學校特別是在邊遠鄉村教學點,一座學校僅1—2名教師,有的甚至是一人一校,如果安排教師參加集中培訓,意味著學生要停課;不參加培訓,教師又得不到提升。因此,支月英建議,按照鄉村教師的實際需求,重心下移,採取送教下鄉培訓、鄉村教學點教師訪名校等靈活的形式,培訓時間安排在假日或暑期,讓教學點教師能更多、更好、更安心地參加培訓,切實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期盼四:提升教育均衡化、信息化水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44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 攝影:房小棋

  説起民族地區的教育問題,來自四川的肖友才代表打開了話匣子,他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孜州累計投入67.2億元,在全省率先構建起從學前到高中階段的15年免費教育體系,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學生初次就業率達98%以上,教育信息化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地區典範,農牧區孩子上學遠、上學貴、上學難的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但是也要看到,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基層的教育基礎仍然薄弱,師資數量不足、品質不高、隊伍不穩,區域性、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特別是鄉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遠程網絡教育延伸不夠,教學品質較差、辦學水準不高,民族地區教育均衡發展、內涵發展、優質發展任重而道遠。

  説起對新時代的教育有哪些期盼和目標,肖友才表示,未來將全力實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堅決落實好15年免費教育政策,加大對困難家庭學生幫扶力度,確保到2019年全州18個縣(市)全部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全面縮小校際、城鄉、區域間教育發展差異。另外,甘孜州將全力實施“智慧教育”工程,充分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快延伸遠程網絡教育,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著力提高教育現代化水準。

  期盼五: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55

全國人大代表 江西省教育廳廳長 葉仁蓀 攝影:房小棋

  説起對新時代教育扶貧的新期盼,來自江西的人大代表葉仁蓀向記者介紹,2016年江西省印發了《江西教育扶貧工程實施方案》,通過“三個全覆蓋,六個專項計劃”,目前農村辦學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教師隊伍的結構有了明顯好轉,對學生的資助力度更大了,去年一年全省籌集90億資金,有750多萬學生受益,義務教育階段的輟學率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對於新時代的教育扶貧,葉仁蓀表示,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這就是他的期盼。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發展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時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

  今年年初,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陸續印發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政策方案。

  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表示,全社會要提倡尊師重教,重振師道尊嚴。此後的採訪和記者會上,陳寶生部長更是一再重點強調要重視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他表示,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原來希望能有學上,現在希望能上好學。

  兩會已經接近尾聲,代表們紛紛表示,教育扶貧的期望有了盼頭,心裏暖暖的。

標簽:
2018全國兩會 NPC&CP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