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2022-07-15 15:13:39來源:人民政協網編輯:胡君顏

  原標題:【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石油共生大院

  人民政協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李京 張佳琪 馬嘉悅 賈寧) 7月15日上午,“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海淀區學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和石油大院街區工作站,“打卡”文明實踐第一線。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參加採訪活動的嘉賓和媒體記者合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 攝

  整潔的道路、五顏六色的塗鴉、精緻的微觀盆景、明亮的咖啡廳……走進石油共生大院,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採訪團記者紛紛拿起手機拍下美照。

  誰能想到,三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四不管”、臟亂差的地方?

  “前些年居民對這裡改造的呼聲很大,街道開始著手解決。”學院路街道宣傳部部長陳琢介紹,石油共生大院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北京市街道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疏整促”工作要求及海淀區“兩新兩高”戰略,在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支持下,學院路街道依託區、街道、社區三級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打造的綜合性社會治理創新項目,大院內黨建空間、文化空間、親子空間、健康空間、美食空間等6個功能分區佈局有序,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石油大院街區工作站。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 攝

  據了解,2019年5月,石油共生大院開始規劃建設,2020年10月1日投入運行。為了進一步承接變身後的石油大院社會治理和前移社區服務工作端口,“石油共生大院街區工作站”這一基層治理工作平臺便應運而生。

  街區工作站位於石油共生大院東部,聚焦“平安建設、大院共治、退役軍人、養老救助”四個功能定位。目前工作站內設有社區議事廳、警務工作站、心理輔導室、退役軍人服務站、人大之家、政協委員工作站等。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石油大院街區工作站。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 攝

  “值得一提的是,嵌入其中的政協委員工作站發揮了推動大院共治的重要作用。” 陳琢介紹,多年來,街道的基層治理工作得到了歷屆政協委員的密切關注和支持。從臟亂差的“大雜院”變身成如今的網紅打卡地,委員們數次調研、反復走訪、建言獻策……發揮智庫作用的同時也成為了連接街道與居民的橋梁、凝聚共識的紐帶。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石油共生大院。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 攝

  老人年佔比居高,老幹部、老院士多,學院路街道的這一特點引起了政協委員的關注。

  “因此,在街區工作站成立時,委員們就建議做實、做細社會化養老與智慧化養老的結合。”陳琢介紹,目前,已有650位基本養老對象和100位其他養老對象在使用智慧手環和智慧機器人等養老設備,委員們建議智慧養老設備要簡潔、方便老人使用。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石油大院街區工作站提供給老人使用的智慧手環。

  “所以,我們在設計手環時就採納了這一建議。”陳琢介紹説,老人們的反響很好,而委員的這一履職就體現了街區工作站“未訴先辦、有訴共辦”和“共治共商共管”的管理模式。

  文化空間是大院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也是一個綜合體。“委員工作站”和政協的學習品牌“悅讀書屋”在此落地。據了解,此書屋是海淀區政協首批授牌的12個 “悅讀書屋”之一。“陽光房”、閱讀區等都是委員讀書交流的空間,委員在這裡面向社區居民開展講書品書、交流分享活動,也帶動了各界群眾的共同閱讀。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社區“798”魅力何在?媒體採訪團“打卡”探究竟!

  悅讀書屋

  “委員工作站設在陽光房,涉及18個界別的政協委員們在這裡進行‘頭腦風暴’,共享單車治理、京張遺址公園改造、學院路文化打造等多場主題活動均在此萌芽、孕育、落地,實現了大院治理中‘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點和初衷。”陳琢説道。

  巨大的鋼管、紅磚墻體、銹跡斑斑的工業遺跡……石油共生大院保留了部分原有“硬核石油工業風”,仿佛另一個798藝術區。行走其中,卻又感受到濃濃的書香氣和人情味兒,其近千平方米的文化廣場用於文藝匯演、露天電影等各種形式的室外活動,成為附近居民的“百姓大舞臺”,也持續見證著多方參與、協同共治所帶來的各種文化的融合。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