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老外”逐夢自貿港丨美國設計師謝敏的“海島樂趣”
謝敏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手工作品。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新華社海口11月20日電 題:美國設計師謝敏的“海島樂趣”
新華社記者周慧敏
在海口白沙門公園內,一家名為“海島樂趣”的手工藝品店顧客絡繹不絕,店裏展示的手工製品和藝術品有著鮮明的海南特色,尤其是當地傳統的黎錦文化。
這家店的主人謝敏來自美國,已在海南生活18年。把這個海島視為第二故鄉的她,如今已成為海南文化的熱情推廣者。
謝敏在製作手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謝敏與中國的淵源要追溯到1999年,當時還是大學生的她作為志願者來到廣州,擔任一個夏令營的英語老師。那次與中國的相遇儘管只有短短幾週,但卻激起了她的好奇心。
第二年,她參加一個留學項目再次來到中國,在廈門大學學習了中文和中國的歷史文化,還去了西安、上海和北京,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
之後的幾年裏,回到中國的念頭一直縈繞心頭。“中國幅員遼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我必須回來。”謝敏回憶道,當時已婚的她和丈夫決定再次來中國並計劃定居。
提交多份求職申請後,海南向他們拋來了橄欖枝。但那時,海南對謝敏來説還很陌生,查地圖後才知道確切地理位置。“看起來很不錯,那就去吧!”回想自己當初的決定,她笑著説。
2005年到海南後,謝敏和丈夫發現,當地的氣候、美食、文化和美麗的海灘、友好的海南人都如此美好,於是決定留下來。她説:“來海南是一個偶然但正確的選擇,我們在這裡過得很開心。”
這幾年,謝敏一直從事旅遊相關工作,三年前還成立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專注于向世界推廣海南。
謝敏對黎錦的迷戀,源於多年前一位朋友的禮物。後來由於工作原因,她幾乎走遍整個海南島,在黎族村莊遇到了很多織錦的當地人,也了解了黎錦從染色到編織的整個製作過程。
“完成一件黎錦織品需要很長時間,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從事織錦。”謝敏説,“我景仰創造這種美麗藝術的人,所以想做點什麼來支持他們。”
三年前,她決定開始製作黎錦藝術品,推廣黎錦文化。儘管謝敏一直熱愛藝術,但真正從事這一行還得從頭學起。她一邊到處查閱黎錦相關書籍,向國內外藝術家請教,一邊嘗試設計製作,樂在其中。
“中文有句話:活到老,學到老。我非常喜歡。”她説,“不斷學習新的東西,生活就永遠不會無聊。”
謝敏在製作手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從珠寶首飾到各種紀念品,她都親手設計和製作,靈感都來自魚、烏龜和閃電等傳統黎錦圖案。一年前,她的“海島樂趣”小店誕生了。
談到這個店名,謝敏説,海南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當你有新發現時就會很開心,“所以我想把這些海南文化和藝術帶到店裏,讓更多人看見它們”。
“海島樂趣”有三個主題——愛海南、愛藝術、愛自然。這也是她的承諾——推廣海南文化、支持當地藝術、保護海島環境。店裏産品都是用環保材料製作而成,比如椰子殼和布料,儘量避免使用塑膠。
在謝敏眼裏,“海島樂趣”不僅是一家商店,更是海南文化的一個展示區。她與當地黎錦設計師以及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在這裡組織了多次藝術展。“我不想只展示我的作品,還想支持海南整個藝術界。”她説。
“機會越來越多,無論你來自哪,都能在這裡做更多事情。”當前海南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謝敏看好自貿港的未來,也相信海南與世界的聯繫將越來越緊密。
“在海南生活越久,對當地文化越了解,我就越快樂。”她已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個18年,海南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