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2月20日晚,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的經典影片《神女》在第7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經典單元展映。這部1934年上映的中國無聲電影巔峰之作歷經90年歲月洗禮,以全新的4K修復版在德國柏林重現大銀幕。
展映現場
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薛寧在20日的活動上介紹,電影《神女》的本次展映是中國自主修復的影片第一次在柏林電影節經典單元展映。《神女》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無聲電影之一。20世紀80年代,它在歐洲的一次中國電影回顧展中被重新發現,震驚影壇,自此成為全球影迷和電影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薛寧表示:“來到柏林之後,最常被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選擇修復《神女》這部影片。它是海外巡展最多的中國影片之一,大家都覺得這是一部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中國影片。所以在4K精修技術日臻成熟的背景下,《神女》成為了優先修復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是中國默片的巔峰之作,已經上映了90年的時間,我們自己是把它當成一項中國經典文化遺産來進行傳承,90年才剛剛綻放出它歲月的光芒,希望能以柏林為起點,讓我們的更多經典作品展現在世界舞臺上。”
中國電影資料館數字修復實驗室對館藏的35毫米原始硝酸底片進行了4K掃描及修復。修復團隊負責人黎濤表示:“在修復這部影片時,我和團隊成員仿佛在與90年前的吳永剛導演隔空對話。我們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嚴格遵循繪畫出身導演的美學理念,儘量做到‘修舊如舊’,這個‘舊’是還原當年創作者的意圖,希望大家今天能喜歡這部影片。”
中國電影資料館團隊
當晚的展映結束後,現場觀眾反響熱烈。法國知名製片人菲利普·鮑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已經看過《神女》很多次,這次的修復版本非常出色。吳永剛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導演之一,能夠看到他的作品得到如此精心的修復,令人欣喜。他的構圖、光影運用,以及演員的表演都令人驚嘆。這部電影的劇本十分優秀,讓人不禁好奇它的創作背景。那個時代的很多電影都是以極富與極貧窮的社會反差作為背景,在歐美電影中尤為突出,但歐洲觀眾對同時期的中國電影相對陌生,所以大家會對這部作品的展映很感興趣。”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演員萊娜同樣表達了對《神女》的深深喜愛。她告訴記者:“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以至於産生了翻拍的想法,並希望自己能出演其中的角色。影片裏的演員表演極為出色,尤其是母親與孩子的角色令人動容,還有老師的塑造也很成功。與此同時,音樂和畫面的結合恰到好處,構圖極具表現力,故事張力十足,結局雖然令人惋惜,但確是最合適的收尾,觸動人心。”
柏林國際電影節自1951年創立以來每年均設有專題回顧展。2013年起專門設立經典單元,由德國電影資料館負責選片,將全球最新修復的佳作帶回大銀幕。本次《神女》入圍並展映,不僅是對這部無聲電影經典地位的再次肯定,也展現了中國電影修復技術的世界領先水準。在經典與現代的交融中,中國電影正在以更豐富的面貌,為全球觀眾帶來更多文化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