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2025-02-24 06:18:2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韓基韜

  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公佈,強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當前農業再獲豐收,農村和諧穩定,同時國際環境複雜嚴峻,我國發展面臨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夯實“三農”工作基礎。作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意見對2025年及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那麼,這份文件有哪些重點?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在農業大縣湖南安仁,記者看到,育秧工廠的全自動播種流水線完成一組育秧盤只需要15秒的時間。

  育秧工廠還配備了智慧育秧室,配好的秧盤送到室內後,通過智慧控制系統,對溫度、濕度等指標進行及時調整,既避免了南方“倒春寒”的影響,也能讓秧苗在更好的環境中健康生長。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湖南安仁縣鑫亮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嘉亮:出芽率達到98%以上,經過專家測産我們每畝産量達到1100斤以上,比傳統的育秧模式提高了10%。

  傳統的秧齡期為30天左右,而集中育秧可縮短至23天,今年,湖南將在早稻集中育秧上繼續發力,在春耕生産前全面建成集中育秧設施1800萬平方米,力爭集中育秧面積1350萬畝以上,佔全省早稻面積75%。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俗話説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好的秧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集中育秧給糧食穩定增産、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再添一道“保險”。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涂聖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産品安全穩定供給,始終是我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首要任務。去年我們糧食産量突破了1.4萬億斤。只有持續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我們才能牢牢把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從而為應對國際國內的一些風險挑戰提供堅實支撐。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佔了重要篇幅,從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扶持畜牧業穩定發展、強化耕地保護和品質提升、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健全糧食生産支持政策體系、完善農産品貿易與生産協調機制、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9個方面進行了部署,其中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産要素聚集,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引人關注。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金文成:農業新質生産力實際上的內涵比較豐富,包括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數字技術,這些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産發展的狀況,能夠全方位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産率,對於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在南京國家農創中心的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指揮中心,大螢幕上有“十朵數字雲”,智慧種植、智慧農田、智慧農機等十大核心農業板塊,可以為農民提供精準的科技服務。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夜深人靜時,記者看到樓宇之間有一處光斑在緩慢移動,這是搭載著一系列感測器的軌道式採集平臺,它正在採集3800株玉米的各類性狀數據。從晚上7點開始,到第二天早上6點結束,以前科學家需要白天干的事兒,已經被夜裏忙碌的機器替代。

  數據採集的體力活兒有了新裝備搭把手,培育篩選出一個新品種的週期可以從10年縮短到4年,這就是農業新質生産力帶來的加速度。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要健全糧食生産支持政策體系。包括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稻穀補貼政策,穩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等。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涂聖偉:一方面通過農業補貼、農業保險舉措,讓農民能夠穩定發展預期、降低生産成本,種糧敢投願投,同時種糧有錢賺;還有就是加大種糧大縣的一些支持,以及中央統籌下糧食産銷區的省級的橫向利益補償機制,目的還是要調動種糧積極性,從而確保糧食安全這個基礎更加紮實、更加牢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明確提出兩個確保:一個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另外一個就是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要求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 林萬龍: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其中最基礎的工作是要守住“三保障”,義務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再加飲水安全保障。第二應該加大産業就業幫扶力度,千方百計增加脫貧地區脫貧群眾的收入水準。第三要特別注意易地搬遷,搬遷戶後續扶持政策一定要落到實處,讓大家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雲南會澤縣是全國最後一批摘帽脫貧的貧困縣,也是全國最大的易地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之一。鐘屏、以禮2個街道集中安置了8.2萬人。當地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吸引48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會澤,將臨街商鋪改造成車間廠房,路邊隨處可見“家門口的務工車間”這一招牌。在一個忙碌的生産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這90%的員工都是易地搬遷的脫貧戶。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不僅臨街商鋪被改造成了務工車間,小區內許多樓房的一層也被用於農産品分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就近就業需求,街道利用閒置空間來佈局家門口的務工車間,保障“老中青”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健全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資産的長效管理機制也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的一項重要內容。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林萬龍:這個接近3萬個億的扶貧資産,投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以鄉為單位,有的投入到村裏面,有的投入到企業。如果産權屬性不給予明確,資産效力的發揮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們要分類把扶貧資産的産權屬性明確下來,要建立臺賬。針對不同的資産採取不同的管理辦法,這樣才能夠確保這筆資産發揮作用。

  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中,強調了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産業。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是其中重要舉措。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林萬龍:鄉村最大的優勢在於不同地方鄉村的獨特性、歷史積澱、人文傳承、文化傳承、資源稟賦是各異的。當我們講到鄉村産業,講到縣域富民産業的時候,一定指的是特色産業,也就是我們説的土特産。

  發展鄉村特色産業,要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産品種養,推進農産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打造特色農業産業集群,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

  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今年將著力推進鄉村建設,包括統籌縣域城鄉規劃佈局,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準,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四個方面。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金文成:今年的鄉村建設還是要繼續聚焦在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聚焦在提高基礎設施的完備度、公共服務的便利度、人居環境的舒適度、産業發展的融合度和農民群眾的滿意度,這五個方面下功夫。

焦點訪談丨如何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是關鍵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以深化農村改革來促進鄉村的全面振興,除了壯大縣域富民産業、推進鄉村建設外,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也被重點提及。

  鄉村是國家發展的堅實底盤。從湖南安仁的智慧育秧工廠,到雲南會澤的“家門口務工車間”,再到江蘇南京的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我們看到,鄉村全面振興的步伐正在加快。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不僅聚焦糧食安全、脫貧攻堅,更在科技創新、産業升級、鄉村建設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未來隨著更多新技術紮根田間、新産業賦能鄉村、新政策惠及農民,農業基礎將更加穩固,農村地區將更加繁榮,農民生活將更加紅火,鄉村振興的故事也將更加生動。

  編輯丨廉佳 陳博 楊光 景明 唐高林

  攝像丨阮紅宇 毛成坤

  剪輯丨周維 趙鵬

  策劃丨牛彥敏 余仁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