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受記者採訪時確認,他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訪問中東,地點包括沙特、阿聯酋和卡塔爾。
外界普遍關注,這可能將是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後的首次對外訪問。
在談及對沙特的訪問時,特朗普提及沙特已同意向美國企業投資1萬億美元。
據沙特通訊社今年1月的報道,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當時在與特朗普的通話中表示,打算在未來四年內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以色列時報》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説,經濟利益是特朗普此行的重要“現實考量”。
沙特可能對美國的投資金額十分巨大,這對特朗普來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雖然近年來沙特的戰略自主不斷增加,但是尋求美國的國防以及經濟領域的合作,仍然是沙特對外政策的基本政策之一。因此,加大對美國的投資、購入大量的美國軍火,也在沙特既定的政策規劃之內。
如果能夠因此獲得美國對沙特在地區外交地位和地區影響力方面的承認和支持,對沙特來説也是重要的戰略收益。因此,美沙雙方都在努力促成這次合作。
《阿拉伯週刊》報道截圖
李子昕進一步分析指出,作為近期烏美、俄美雙邊會晤的“平臺”,沙特有可能在俄烏衝突解決方面發揮“更進一步”的作用,這是特朗普選擇訪問地點的一個重要考量。
目前,沙特已經成功組織了多輪美烏和美俄之間的談判,未來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希望進行線下會晤,而沙特作為與兩國關係都較好的第三國,自然能夠成為雙方進行談判的優選地點。
在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問題上,沙特雖然自身沒有太多能夠影響到局勢發展的資本和能力,但作為居間調解的第三方,即便是作為主持相關和談的東道國,也可以在軟實力層面獲得巨大的戰略收益。
澳大利亞“對話”新聞網報道截圖
在巴以問題上,根據以色列媒體的報道,截至目前,美國尚未與以色列方面就特朗普訪以進行溝通。而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首次出訪行程中,除了沙特,也包含以色列。
李子昕認為,此次中東訪問,在巴以問題的解決方面,美國將會向地區阿拉伯國家施壓。
美國目前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和做法,主要是在為以色列右翼政策來進行背書,並沒有任何對於以色列施加約制力的具體行動和意願。
在拜登政府時期,至少在表面上仍然堅持兩國方案的總體路徑,並且對於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高烈度軍事行動,拜登政府會暫時推後部分軍售的交付時間,但特朗普政府完全解除了所有對以色列的限制,甚至在有關戰後加沙治理的問題上,拋出了類似“清空加沙”“購買加沙”等極端言論,進一步助長了以色列極右翼對於加沙地帶未來主權和治權的激進主張。
此次特朗普訪問中東,在巴以問題上可能更多地還是和地區國家各説各話。美國很難通過一次訪問來逼迫阿拉伯國家放棄在巴以問題上長期堅持的原則立場。
但同時,美國會採取更多威逼利誘的措施,要求阿拉伯國家妥協和讓步。這種強迫行為對於可持續地解決巴以問題,並不會帶來真正的益處,反而會導致一系列非傳統安全風險的增加。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陳濛 張晗
編輯丨林維 印梅梅
簽審丨原丁 閆明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