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2025-04-15 21:36: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韓基韜

  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週年”。今年是國家安全法頒佈施行10週年。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首次提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概念,啟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活動。10年來,國家安全領域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也取得歷史性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國家安全教育宣傳領域從學校到機關,再到全社會,推動了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的提升。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4月14日,全國學校國家安全教育指導委員會在北京成立。這個委員會將針對十年來國家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調研來制定國家標準,指導全國的學校,怎麼樣更好、更科學、更規範化地去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楊明傑:經過十年的發展,現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上,從基本常識、基本知識到學科培訓,也就是大、中、小學教學體系已經初現,學科上從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到科研博士後,這樣一套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而且還有一些交叉學科的發展。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重慶兩江新區星湖學校一年級6班一節國家安全教育課上,講課的老師是西南政法大學的在校大二學生,她同時是重慶市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宣講團的一名成員。這節課她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為同學們講什麼是國家安全。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由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宣講團的成員給小學生講國家安全教育課,在重慶市已經形成慣例。星湖學校通過課程融合的方式,將國家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的語文、科學等相關學科內。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重慶兩江新區星湖學校黨委書記、校長 張先彬:比如在科學教育課堂,我們讓孩子們討論生物入侵的案例,在語文課堂上,讓孩子們延伸生態安全研討,引導孩子們關注國家安全話題,學習國家安全知識。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西南政法大學早在2019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宣講團。宣講團成立的第一項工作是面向社會,通過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進行宣傳,其中進學校是大學生宣講團的首要任務。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 馬方:從去年開始,我們開始做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年,幫助中小學從小學開始,建立一體化課程體系。我們特別要求國家安全學的碩士、博士,海外利益安全的本科生必須要參加宣講團,在參加宣講團的過程中去理論學習、調研,實際上是對專業學習深化實踐的過程。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西南政法大學每兩周組織一次師生讀書會,學習國家安全相關的專業知識,然後針對社會不同領域進行調研,調研之後再撰寫宣講稿。尤其是對中小學校,更是反復打磨審核宣講內容。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重慶、北京、長春等地都成立了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宣講團。他們走進學校、企業、社區,走進公共場所進行國家安全知識的宣講。在全國範圍,持續提升教師實施國家安全教育能力的“國培計劃”已經進行三年。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院長 劉凱:我們已經連續三年承擔教育部的國培計劃。國培計劃就是給全國的中小學教師講授國家安全相關的基本知識,等他們回到自己的學校,在他們日常授課的時候,就能夠把國家安全的知識融入數學課程、物理課程,包括其他一些課程中,這是一個非常可持續的路徑。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2018年4月《教育部關於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繼續推動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建設,把國家安全教育覆蓋國民教育各學段,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層面,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從完善國民教育體系開始,十年時間,國家安全教育已經從學校教育、公務員培訓向社會教育方面進行推廣。2022年黨的二十大部署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第一批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培訓基地已經建成。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4月10日上午,一艘以“國安”號命名的遊船滿載遊客,從威海劉公島碼頭開往全國第一個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培訓基地劉公島。“國安號”每天開行十多個班次,全程20多分鐘的時間,船艙內設計了主題展板、宣傳圖冊,遊客還可以掃二維碼了解相關知識、播放視頻等,成為全國首個海上移動的宣教平臺。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中共威海市委副秘書長 盧雲水:國家安全教育要走深走實,必須做到常態化、普及化。每年乘船進劉公島參觀的遊客有260多萬人次,為此,我們打造了一艘“國安號”主題遊船,把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元素與遊船的環境融為一體,讓遊客在輕鬆愉悅的旅途中受到國家安全的教育。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國安號”上卡通形象“鳴銘”,取意國家安全要警鐘長鳴、銘記在心之意,年輕人都喜歡在這裡拍照。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進入劉公島,遊客們參觀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展館、國幟主題公園、東泓炮臺等,跟隨著沉澱在這裡的歷史足跡,去了解感受國家安全的知識和責任。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走深走實,面向全年齡段、全部職業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不僅是培養人民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更是凝聚全體人民在應對風險挑戰時的決心和能力。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楊明傑:國家安全教育涉及到國家主權、領土統一、政治安全,也有和普通老百姓緊密相關的比如糧食安全、生物安全、數據安全,實際上是讓老百姓真正明白安全形勢在不同領域、不同層面有哪些變化,應該如何去應對。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基於此,全民國家安全教育也逐步走出學校和培訓基地,宣傳形式多樣,呈現常態化趨勢。不僅遊船有“國安號”,公交車也變身“國安號”,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出行。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在重慶潼南至四川遂寧磨溪的跨省城際公交線路上,標誌有“國安號”的公交車格外醒目。車門兩側張貼著國家安全機關舉報電話等內容,步入車廂,扶手欄杆處懸挂著國家安全要點解讀,兩側看板展示生物安全、網絡安全等領域的趣味漫畫。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與普通公交不同,“國安號”每天將配備經過國家安全知識培訓的志願者隨車服務。在一小時的跨省行程中,志願者結合宣傳內容,向乘客講解“發現可疑情況如何處置”“出國旅遊注意事項”等實用知識。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這條連接重慶潼南與四川遂寧的線路,全程日均載客量約一千多人。變身“國安號”之後,公交車成為川渝交界線上流動的國家安全教育課堂。如今,潼南已推出四條市內和川渝跨省公交5條“國安號”主題公交專線,擁有“國安號”公交車15輛。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全民的國家安全教育成為一種常態,國家安全更多地和每個人的自身情況結合起來,和生活結合起來,和每個人的工作結合起來,進而大到和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每個人都體會到了“安全關乎你和我”,因此就進一步推動了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的建設。

焦點訪談丨從校園到社會 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楊明傑:過去的十年,在內外挑戰,特別是在外部壓力下,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著一定速度的發展,中國社會是穩定的。這種韌性的發展在安全上我們叫對風險的應對,這種來自全民的一種凝聚力、向心力。我覺得是由總書記提出來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之下,全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在上升,它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教育或者學科建設,是根植于每一個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本質性特徵就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還有就是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

  如今我們國家安全的時空領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寬廣,既涉及現在,也涉及未來。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在實踐當中去學習,去理解。國家安全不僅是國家的基石,更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來説,維護國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回顧全民國家安全教育10年,我們更加需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國民安全意識,居安思危,才能築牢國家安全根基。

  編輯丨劉琳 李洪淼 宋建春攝像丨徐鵬 張波俊 朱路鵬剪輯丨周維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