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聯邦政府以凍結聯邦經費為要挾,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國著名私立學府哈佛大學則選擇“硬剛”。
美國哈佛大學14日拒絕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其管理結構、招聘及招生政策進行大幅改革的要求。美國政府隨即宣佈凍結該校總額約22.6億美元的聯邦經費。15日,特朗普再發出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並要求該校道歉。
哈佛拒絕整改 政府凍結經費
4月14日,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在向全校人員發出的公開信中説,校方拒絕美國政府提出的多項整改要求,“不會犧牲其獨立性,不會放棄憲法賦予的權利”,聯邦政府不應對私立大學的教學內容、招生和人事政策以及研究內容指手畫腳。
幾小時後,美國政府宣佈,凍結給哈佛的22億美元撥款和6000萬美元項目合同款項。假如哈佛繼續“抗命”,可能還將危及正接受“審查”的60多億美元聯邦經費的撥付。
特朗普政府先前援引美國1964年出臺的《民權法》中反歧視條款,認定哈佛大學縱容校內“反猶主義”活動且推行不符合本屆政府政策的“多元化、平等、包容”(DEI)項目,要求重新審查對哈佛的聯邦資助項目。
3月31日,美國聯邦教育部、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和總務管理局宣佈,聯邦政府承諾授予哈佛大學及其附屬機構的87億美元撥款以及總值2.556億美元的項目合同正在接受審查。4月11日,上述機構再向哈佛大學致信,要求學校進行“有意義的治理改革與重組”,包括:
削弱學生和教職員工在校務中的權力;
採用並實施基於能力的招聘和錄取政策,停止一切基於種族、膚色和國籍等因素的優待;
改革國際學生的招生流程,避免錄取敵視美國價值觀和制度的學生,包括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主義的學生;
關閉所有“多元化、公平與包容”政策相關的項目。
針對政府的“整改”命令和“斷供”威脅,一批哈佛校友先前致函校方管理層,呼籲拒絕接受危及大學自治權的“不合法要求”,號召發起“法律抗爭”。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及其哈佛分會上周向波士頓一家聯邦法院發起訴訟,要求法院下令阻止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領導的政府“重新審查”對該校總額近90億美元的聯邦資助項目。美國司法部將代表政府抗辯。
同行支持 政府使用稅收威脅
據路透社報道,在哈佛大學22.6億美元聯邦經費被政府凍結後,特朗普政府沒有回應關於哪些撥款和合同被削減的問題,哈佛大學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同時,哈佛大學的一些同行機構對其立場表示支持。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克裏斯托弗·艾斯格魯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站在一起。”斯坦福大學校長喬納森·萊文和教務長珍妮·馬丁內斯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們全力支持哈佛大學。
4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他正在考慮是否尋求終止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他強調説,“免稅地位完全取決於其是否符合公眾利益”。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記者會上再次強調哈佛大學違反了《民權法》中的反歧視條款,並表示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學就所謂的“校園內發生的針對猶太裔美國學生的反猶太主義”道歉。
根據美國法律,大多數大學以及慈善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免征聯邦所得稅,因為“其組織或運營主要是為了慈善、科學、教育或類似目的”。但如果其運營超出既定宗旨,免征聯邦所得稅的地位可能會被撤銷。英國廣播公司認為,失去稅收豁免可能會使哈佛大學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
“非常手段正常化”:已有七所高校“受罰”
據美聯社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凍結對美國七所頂尖高校的聯邦資助。在哈佛大學之前,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西北大學已遭到懲罰。除了西北大學,其他六所高校均屬私立名校組成的常春藤聯盟。
美國高校去年掀起抗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軍事行動、呼籲巴以和平的校園示威活動。特朗普上任後,其政府以縱容“反猶主義”為由追究校方責任,拘捕參加示威的人員,凍結數十所美國高校的聯邦資助並提出整改要求。
美聯社解讀,特朗普政府已將扣留聯邦資助這一“非常手段正常化”,以施壓大型學術機構服從特朗普的政治議程,同時對學校政策施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