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5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因後勤原因”,原定於5月3日舉行的美伊第四輪間接談判將被推遲,新的談判日期將在各方協商一致後另行公佈。
同一天,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説,伊美新一輪間接談判“應阿曼外交大臣的要求推遲”,伊朗仍致力於達成“公平和持久的協議”。美國方面當天也表示,預計將很快與伊朗舉行談判。
自上月12日起,美國與伊朗已先後舉行了三輪間接談判。在原定的第四輪間接談判舉行前,據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稱,伊朗將在2日先與英國、法國、德國舉行談判。
路透社報道截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説,伊朗尋求與英法德先行會面,是一次重要的外交安排。
·在當前的伊核談判中,有一個重要的技術問題出現了,即我們常説的“制裁彈回”或“快速恢複製裁”。
·雖然美國退出了2015年的伊核協議,但英、法、德三國以及伊朗、中國和俄羅斯其實還沒有退出。根據協議規定,協議達成10年後,即2025年的10月,相關方面要根據協議執行的情況,決定聯合國是否恢復對伊朗之前的所有制裁。
·歐洲三國現在考慮,如果美伊此輪談判達不成協議,歐洲三國就要動用他們的權力來恢複製裁,而作出最終決定的時間大概在今年8月份。
·伊朗不希望歐洲三國推動“快速恢複製裁”,所以想通過與三國的談判,打消或至少讓歐洲推遲作出相關決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1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任何從伊朗購買石油或石化産品的國家或個人都將遭受美國制裁,將被禁止與美國做生意。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近日宣佈,美國將對從事伊朗石油、石化貿易的實體實施新制裁。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截圖
秦天分析認為,美國“以壓促談”有多重考慮。
·第一,通過壓縮伊朗的石油收入,美國希望在談判桌上逼迫伊朗作出更大讓步。
·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經濟命脈,也是伊朗在伊核談判上的底氣所在。現有數據顯示,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其實伊朗的石油出口並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美國相對而言在談判桌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勢,而現在美國要改變這個局面。
·第二,美國有加快談判進度的考慮。通過向伊朗施壓,美國要逼迫伊朗加快談判節奏,儘快按美國的要求去達成協定。
·美國這種“以壓促談”的做法,不利於為談判創造有利氛圍,對談判進程也將産生較大障礙。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張晗 董晶晶 印梅梅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李鵬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