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對等關稅”風暴開啟即將滿一個月。
一個月來,這場風暴正以對各領域的負面影響和其帶來的悲觀判斷“重塑”美國經濟,並加劇美國政界分歧。
關稅政策讓美國受“內傷”
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0:49的票數,未能通過一項阻止對全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的投票。但其過程耐人尋味。
這項“叫停”總統關稅政策的表決,票數一度為49票贊成、49票反對,不僅民主黨人集體支持,且有3名共和黨人投出了贊成票。取消關稅的表決原本極有可能通過,但因2名議員缺席而導致投票失敗。
最後50:49的結果,是動用了參議院議長、美國副總統萬斯,他趕到國會大廈投出了一票。而投票結果,無疑展現了參議院內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巨大分歧。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對於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爾斯·舒默警告,悽慘的經濟數據將“驚醒”共和黨人。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按年率計算下降0.3%,為三年來首次萎縮;而美國GDP“重中之重”的消費支出,一季度僅增長1.8%,為2023年年中以來最小增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在美國國內,農業、醫藥業、航運業、服裝業、零售業等諸多行業都遭受關稅政策巨大衝擊,投資者大量拋售美股,從業者憂心忡忡,消費者怨聲一片。
美國玩具協會近期對400多家企業的調查顯示,超過80%的受訪企業因關稅影響,正在推遲或取消訂單;近五成受訪企業認為,關稅政策將導致它們在數月內破産。
美國玩具協會調查數據
農産品一直是美國的優勢出口産品,但由於關稅戰,一些小農場已是風雨飄搖。
美國伊甸園農場聯合創始人邁克爾·霍華德感慨道:“在華盛頓特區,富人們在玩‘大富翁’遊戲,用隨著市場行情漲跌的紙幣;在芝加哥,我們為了每一分錢而拼盡全力,以便購買食物等。當你拿走幫助人們養家糊口的資源時,你不能説這只會在短時間內帶來一點痛苦,人們可能承受不了這些痛苦。”
政經人士眼中的“國家災難”
各機構對5月美國多領域的預測數據全面下滑。
美國最大集裝箱接收港——洛杉磯港的數據顯示,預計5月4日至10日的一週,到港集裝箱數量同比下降35.91%。
該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表示,主要進口商都在説,要先按下“暫停鍵”。
洛杉磯港數據截圖
數據顯示,美國全國範圍內物流行業從業者有約900萬人。
《紐約時報》相關報道分析指出,集裝箱數量的減少不僅意味著碼頭工人的工作量減少,也意味著對卡車運輸和倉庫工作的需求會減少。如果進口量的下滑趨勢持續,其對就業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將遠超對港口本身的影響。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日前警告,美國運輸、物流及零售行業或將重現物資短缺,並伴隨大規模裁員。
斯洛稱,五月,數以千計的美國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將面臨庫存補貨的壓力,消費者很快將面對貨架空置與物價飆升的雙重困境。
雅虎財經網報道截圖
美國政界和經濟界人士對關稅政策給美國帶來的“內傷”則有更深的擔憂。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成員、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稱,所有經濟方面的跡象都顯示紅色警報,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正在把美國經濟“推下懸崖”。
伊麗莎白·沃倫個人網站截圖
曾在美國財政部從事稅收工作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者 金•克勞辛認為,這一近50年來最大規模的增稅,將加重美國消費者負擔,使中産階級家庭稅負增加數千美元。
共和黨經濟學家、來自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邁克爾•斯特蘭直言,新關稅將減少而不是增加製造業職位,還會降低製造企業的競爭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西蒙·約翰遜撰文指出,美國政府最新的關稅政策是一場近在眼前的“國家災難”。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報道截圖
為何對美國而言,這是一場“國家災難”?
從美國國內經濟層面分析,關稅政策導致企業推遲投資決策,也導致消費者信心急劇下滑,民眾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心日益增加。
從全球經濟秩序層面分析,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長文稱,加徵關稅造成的傷害不會很快結束,現有秩序正加速瓦解,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經濟秩序正在結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題圖為瑞·達利歐)
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教授沃爾弗斯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肆意加徵關稅的行為讓美國在世界上被孤立,這不是一場“國際貿易戰”,而是一場“美國貿易戰”。
沃爾弗斯強調,美國自身將承擔加徵關稅帶來的代價,“這沒有任何好處”。
美國公共電視網報道截圖(題圖為沃爾弗斯)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劉軼瑤
記者丨王雨芊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蔡耀遠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