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作為旅遊大省的湖南,將今年定位為入境旅遊年。湖南不沿邊不靠海,發展入境遊的底氣何在?5月18日至21日,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聯合張家界市委宣傳部、桑植縣委宣傳部共同舉辦了《直播湖南——不一 Young 的入境遊》大型融媒體采風活動,國內外青年遊客實地探訪長沙天心閣、張家界小三峽、桑植縣阿巴砦等特色地標景區,找尋湖南入境遊火爆的密碼。
本次活動從長沙市出發,終點在張家界桑植縣,以地標+美食+民俗文化串起兩地。天心閣景區作為“半部長沙史”的文化地標,通過“文化+科技”升級,將古建築與聲光電技術融合,推出夜遊項目,讓遊客在登高遠眺中感受“四面雲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詩意。同時,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依託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優化多語種服務、掃碼支付覆蓋等舉措,讓中外遊客遊覽更顯便捷。
在桑植縣阿巴砦景區,以少數民族銀帽子頭飾為原型打造的藝術建築——女兒冠,宛如一位身著華服的少女,歡迎著各方來客。在這裡,中外遊客可以聆聽土家族的山歌,感受那份質樸與純真;可以觀看苗族的銀飾製作技藝,領略那份精湛與細膩;還可以漫步于雲端之上的吊腳樓民宿,享受管家式服務的細緻入微。
而帶著濃濃的南方水鄉氣息的南灘草原,也讓人流連忘返。連綿起伏的山坡上,滿眼都是翠綠草地,在欣賞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還可以聽著桑植民歌,感受露營和燒烤的樂趣。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湖南接待入境遊客573627人次,同比增長41.24%,入境遊客總花費超2.67億美元,同比增長29.29%。作為毗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的桑植縣,雖然入境遊方面起步稍晚,但借著張家界這塊“金字招牌”,去年入境遊也達到了近9000人次。
長沙與張家界桑植縣文旅,只是湖南入境遊高品質發展的一個切片。今年年初,湖南18個部門聯合發佈了《促進湖南入境旅遊發展的十二條措施》。提出從打造世界級旅遊品牌、加強入境旅遊國際傳播和海外推廣、強化簽證和通關服務保障、提升國際交通通達度和便捷性、提升公共服務國際化水準、推進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提升入境旅遊支付便利化水準、改善入境旅遊購物環境、拓展新業態新生代新場景、強化入境旅遊人才支撐等12個方面發力。其中,張家界、長沙的備案旅行社實行兩地互通互認,湖南省長沙口岸和張家界口岸正式實施240小時(10天)過境免簽政策,構建了長沙、張家界之間的無縫國際旅遊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