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海外人士談抗戰|專訪: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訪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拉納·米特
2025-09-01 15:16:48來源:新華網編輯:蘇銳

    新華社紐約8月31日電 專訪: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訪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拉納·米特

    新華社記者楊士龍 劉亞南

    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美亞關係教授拉納·米特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應該更多地被看到。

    米特説,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大多數外部觀察人士一度認為中國獲勝的幾率並不高,但中國進行了堅決抵抗,中國的抗戰“改變了一切”。

    米特著有《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一書。在他看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中國堅持抗戰具有重要意義。數百萬日軍被派往中國戰場,而非亞太其他地方。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反法西斯聯盟要取得整體勝利會“特別困難”。

    米特表示,在正確認識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方面,人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西方世界目前對中國在二戰中的努力、犧牲和真正重要性的認識仍顯不足,雖已有一些這方面的著作,但還需要更多。正是在二戰中的貢獻為中國贏得在聯合國的地位,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中國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米特説,毛澤東于1938年發表的《論持久戰》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軍事戰略著作之一。今天這本書仍被世界各地的軍事院校師生研讀,在學術場合被專家學者研究討論。

    他説,《論持久戰》提出遊擊戰等形式在中國可能更有效。在被侵華日軍滲透或控制的地區,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部隊通過多種方式對侵略者進行了有效的打擊。

    米特認為,戰爭應該被理解為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現象之一,“我們應該通過歷史來理解如何以持久、正義和合適的方式締造和平”。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