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國人以四季為筆,以沃土為紙,寫就了一部綿延千年的“鮮味”長卷。當湖南耒陽春筍破土而出,當天津桑梓西瓜蒂落瓜熟,當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膏肥味美,當重慶奉節臍橙開園上市,人們始終遵循著自然的韻律,在四季更迭中品味“中國味”。國際在線推出“鮮味中國 四季農香”系列報道,以此解鎖各地鄉村振興的致富密碼,在四季農香中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隴山之南,渭水之濱,甘肅天水秦安的溝壑間藏著一抹甜蜜的饋贈——天水蜜桃。果皮裹著胭脂般的紅暈,果肉浸著蜜露般的清甜,咬下一口,滿是黃土高原獨有的醇厚果香,這顆承載著秦安風土的果子,曾在歲月裏靜靜等待綻放的時刻。
十九歲的鄧衛軍,曾背上行囊遠離這片黃土地,在西藏的工地上搬磚扛瓦,打拼四年。當鄉愁漫過心頭,他終究踏上歸途,偶然間試著在微信裏分享自家桃子,沒想到這小小的螢幕,竟打開了通往外界的大門。他擴種幾畝桃園,與妻子一起分揀打包,指尖沾滿桃毛,也攥緊了生活的希望;後來又牽頭帶著村裏的桃農學種植、做電商,把分散的桃園連成 “甜蜜産業鏈”,讓秦安的桃子賣到了全國各地。
從一個人的歸途,到一群人的致富路,鄧衛軍把對家鄉的眷戀,釀成了鄉村振興的佳釀。如今的秦安,桃樹成林,電商入戶,曾經沉寂的黃土地煥發新生機,一顆顆水蜜桃不僅甜了食客的味蕾,更甜了鄉親們的日子。這趟跨越千里的歸途,終在鄉土間開出了希望之花,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文 王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