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全球媒體聚焦 | 一趟中國“公路之旅”令西方風投驚呼:遙遙領先!
2025-09-23 11:43:40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丁天怡

  近日,彭博社報道披露了八位西方風險投資家今年7月到中國考察的細節。

  這場被他們稱為“公路之旅”的行程中,考察團密集走訪了多家工廠,與多位企業創始人、初創企業投資者展開深度交流。從美國前副總統到高盛前高管,均被中國新能源産業的規模化創新與全鏈條掌控力所震撼。

全球媒體聚焦 | 一趟中國“公路之旅”令西方風投驚呼:遙遙領先!

  彭博社報道截圖

  報道稱,儘管這些投資人早知中國在新能源相關領域遙遙領先,但親眼目睹如此巨大的差距後,讓他們不禁思考,歐洲和北美的競爭對手如何才能快速發展並與之競爭。

  曾在高盛和巴克萊擔任投資銀行家、現任Kompas VC合夥人的塔莉亞·拉斐利表示:“每個人都需要親自體驗這種衝擊。”

  報道説:一個愈發清晰的現實就是——中國正成為推動低碳轉型的最強引擎。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廢除前任綠色政策、歐洲陷入監管僵局之際,中國正悄然成為能源轉型行業的引領者。

  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董事長、前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指出,中國在能源轉型領域的領先地位正促使許多國家考慮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他將美國退出能源轉型技術描述為一場“悲劇”。

  前麥格理集團董事總經理、現任Energy Impact Partners合夥人的阿什溫·沙辛德拉納特指出,

  “此行的所見所聞徹底揭穿了西方對中國實力的誤解。”

  Extantia Capital合夥人亞伊爾·裏姆則表示,其公司打算尋求與中國供應鏈合作。

  數據顯示,中國生産全球80%的太陽能電池板、供應了60%的風力渦輪機、70%的電動汽車和75%的電池,且成本均低於西方。同時,中國持有全球75%的清潔能源專利。

全球媒體聚焦 | 一趟中國“公路之旅”令西方風投驚呼:遙遙領先!

  彭博社報道截圖

  巴伐利亞公共政策學院米蘭達·施魯爾斯指出:現實是中國“正在填補美國拒絕氣候科學和國際援助所留下的空白”。

  考察期間,風險投資家們還注意到中國企業發展的獨特模式——初創企業專注于漸進式技術改進,而非顛覆性創新。“他們先從易商業化、可規模化的技術切入,再實現突破性發展,這與西方的做法截然相反。”

  考察團既參觀了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生産巨頭,也探訪了固態電池新銳深圳市英克斯科技;在寧德時代,他們目睹了全球最大鋰離子電池生産基地的12條自動化生産線並行運轉。2150資本聯合創始人雅各布·布羅感嘆:“當你看到這種規模的運營,就會明白差距有多大。”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