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習言道|習近平為何感慨“不辭長作新疆人”
2025-09-26 15:47:57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陳佳傑

習言道|習近平為何感慨“不辭長作新疆人”

  中新網9月24日電 題:習近平為何感慨“不辭長作新疆人”

  9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率中央代表團乘專機抵達烏魯木齊,出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

  對新疆這片166萬多平方公里的遼闊大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於心。

  2014年4月,在新疆考察期間召開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識青年投身兵團的故事。

  他説:“我當時插隊在陜北,很嚮往這裡。蘇東坡詩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新疆有烤馕、抓飯、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咱們有充足的理由説‘不辭長作新疆人’。”

  “不辭長作新疆人”這句稱讚背後,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這片土地始終如一的重視與寄望。

  對新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熟悉。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他就到過新疆,後來又數次來到這裡,在天山南北都留下了足跡。

  新疆資源豐沛、物産富饒。在2014年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展廳內,各種乾果産品琳琅滿目,總書記邊聽介紹邊應邀品嘗。

  “你們有品牌嗎?”“新疆果品和中亞趨同,如何進一步打造優勢?”……總書記細細詢問。臨別時,他勉勵企業把新疆特色資源進一步開發好,為促進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多作貢獻。

  對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他鮮明指出,“發展是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

  幾次新疆之行,習近平總書記常常深入鄉村、企業、社區,實地了解新疆的發展變化;在發展的關鍵時刻,總書記一次次舉旗定向,為新疆發展領航。

  2014年4月在新疆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同南疆5個地州的負責同志座談。他語重心長地叮囑,“要教會農牧民先進生産技術和市場經營方式,幫助農民增加收益”。

  2022年7月,再次來到新疆,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吐魯番葡萄溝。看到葡萄品種紛繁、琳琅滿目,總書記感慨“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強調要“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打造富民産業”。

  那次考察中,總書記還專程來到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深刻分析新疆的區位優勢:“過去是內陸的一個省份,現在有了‘一帶一路’就不同了。這裡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成為一個核心地帶,成為一個樞紐地帶。”

  ......

  發展的目的,最終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掛念著如何通過抓發展、惠民生,讓群眾有事幹、有錢掙、有盼頭,日子越過越好。

  “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要深刻認識發展和穩定、發展和民生、發展和人心的緊密聯繫,推動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這些話語,飽含對“富民興疆”的殷切期望。

  202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作彙報時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面臨新機遇,要有新作為”。

  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總書記關於新疆發展的深邃思考,深刻而長遠。

  |出品人:陳陸軍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闞楓

  |執筆:邵萌

  |校對:孫靜波

  |視覺:倪雯冰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