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7日電 題:尋找塞外“疆”南咖啡師
新華社記者賀小童、賈釗、王澤宇
九月的烏魯木齊,空氣中已有幾分涼意。位於烏魯木齊市區南部大灣區的“一個咖啡店”門口陽光正好,坐在戶外深棕色的木椅上剛好能看到漸漸變黃的樹葉。
如果在烏魯木齊各大網絡餐飲推薦平臺搜索“咖啡店”,很難忽略“一個咖啡店”年輕女店長的身影——她留著幹練的短髮,微笑在咖啡機的蒸汽裏格外甜美……大家親切地誇她神似赫本,可對她來説,比起外貌更希望被記住的是一杯好咖啡和一份用心製作的甜點。
9月18日,烏魯木齊市“一個咖啡店”老闆耐菲絲·地力夏提在為顧客點單。新華社記者 賀小童 攝
這個姑娘叫耐菲絲·地力夏提,今年28歲。兩年前,她在烏魯木齊市南部開了一家咖啡店。如今,“一個咖啡店”的社交平臺筆記累計已超千篇,瀏覽量破百萬,連她親手製作的小蛋糕也成為爆品——有時中午就售空了。
“一開始覺得在新疆經營咖啡店並不容易。”耐菲絲説,自己曾經在上海學習咖啡和烘焙,一直在尋找屬於自己創業的“塞外江南”,“沒想到回到家鄉遇到了不錯的發展機遇,也收穫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
耐菲絲的夢想在2023年秋季成為現實。她把咖啡店開在社區旁邊,將新疆特色文化與現代咖啡文化融合,菜單裏除了常見的美式、拿鐵,還加入了以特産杏子、老漢瓜、葡萄等為靈感的創意飲品。
2024年初,耐菲絲的店舖突然在網絡上爆火。極高的話題度卻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那時候一個人經營,白天做咖啡,晚上烘焙蛋糕……”因為不想讓慕名而來的顧客失望,耐菲絲每天趕制新的甜品,“很多時候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走紅並沒有讓耐菲絲放棄對品質的追求。店舖因客流過大無法保證品控,她曾一度閉店休整。如今,她的小店雇傭了4名員工,每個人都經過嚴格的培訓。“現在我們不急於擴張,只想專注産品。”
“栗子紅茶巴斯克的融合風味讓我感到很驚喜。”咖啡店內,來自奧地利的大衛·海明道剛剛品嘗完應季甜品,豎起了大拇指。
大衛説,自己曾在中國上海、雲南等地生活多年,充分感受到咖啡産業在中國西部的蓬勃發展。“咖啡店為旅行休閒和人文交流提供了非常好的場所,期待在中國喝到更多好咖啡。”
9月18日,烏魯木齊市“一個咖啡店”老闆耐菲絲·地力夏提為顧客端上咖啡。新華社記者 賀小童 攝
耐菲絲的創業故事並非個例。如今,中國西北“咖啡+”逐漸引領消費新潮流,遼闊西北的咖啡地圖上,不少獨立咖啡店在文化遊、深度遊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更加“吸金”。
“期待我們的産品給社區帶來更多溫度。”在新疆庫爾勒市創業的兔猻山谷咖啡店老闆楊墩敏今年在熱鬧的青年路街角開了第二家分店。“隨著咖啡産業在南疆興起,我們希望在産品研發、原料甄選、沖泡技術等專業技能上下功夫,用一杯好咖啡留住更多人。”
對很多年輕人來説,咖啡不僅是新興行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甚至在帕米爾高原的白沙湖景區,也能見到咖啡師的身影——以藍天雪山和戈壁荒灘為背景,一杯從越野車后座端出來的咖啡,帶來強烈的反差感。
“人生廣闊,希望我們一直在路上。”在新疆旅居了近一年的咖啡車車主、自媒體博主王楠霖説。他在體驗生活的同時帶著鏡頭記錄祖國西北邊陲的發展變化。
從社區角落的溫馨咖啡店,到山野之間的民宿咖啡、自由隨性的越野咖啡……一批批年輕人正紮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用熱愛和創造力為中國西北注入新的活力,書寫一段段塞外“疆”南的獨特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