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8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辦公室確認,聯合國秘書長根據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相關條款,安理會此前通過的六項涉伊朗制裁決議自美東時間9月27日晚8時起重新生效。
01 伊朗多個領域將受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中東研究所所長田文林分析認為,聯合國對伊朗制裁措施的重啟,將對伊朗多個領域産生影響。
首先會影響到伊朗的核能和導彈技術領域。其次伊朗的金融領域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包括科技和人才交流,以及交通運輸等等。
從以往的效果看,聯合國的相關制裁再加上美國的單邊制裁,對於伊朗包括油氣出口等都會形成巨大的影響。此外,伊朗與外部的金融聯繫也會變得更加困難。
02 西方的強盜邏輯
9月28日當天,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致函多國外長強調,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主張沒有任何法律依據。阿拉格齊指出,此類行為不僅與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的文本和精神相違背,而且嚴重削弱了安理會的地位和多邊外交的信譽。
阿拉格齊在信中強調,美國早已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三個歐洲國家也長期違反承諾,因此無資格援引第2231號決議。美歐有關主張實質上是重寫國際法、濫用聯合國,嚴重削弱安理會地位並破壞國際防擴散體系。田文林表示,伊朗的主張是有道理的。
伊核協議在2015年達成以後,伊朗基本上是遵守了伊核協議的相關規定,特朗普2018年上臺後,美國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並重新加大了對伊朗的相關制裁,而歐洲三國事實上也是協議的破壞方。從時間順序來看,實際是西方沒有遵守這個協議在先。
現在雙方包括歐洲三國,以伊朗沒有遵守伊核協議為由,對伊朗進行制裁,其實這本身也是帶有明顯的強盜邏輯色彩。
03 伊朗:拒絕接受
針對重啟對伊朗制裁,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表示,沒有任何國家有法律義務遵守這些制裁措施,伊朗也沒有義務遵守這些非法的要求,包括暫停鈾濃縮活動。他同時強調,如果任何國家想對伊朗採取行動,它將面臨伊朗的嚴厲報復。
面對制裁,伊朗的報復措施會有哪些?田文林認為,伊朗可能會採取三種報復手段。
第一,繼續推進伊核計劃,包括提升濃縮鈾的濃度,朝著擁有核武器的方向發展。這其實是西方不願意看到的。
第二,繼續發展它的導彈技術,通過提高軍事威懾能力,來對西方、包括中東地區的以色列進行反制。
第三,在可能的情況下,伊朗也會選擇是否退出核不擴散機制。這樣就會使雙方未來在核問題上的談判徹底失去前提和基礎。
田文林同時指出,伊朗可能會部分採取上述措施,但總體來説伊朗也不願意和西方徹底撕破臉,並且仍希望西方能夠緩解對伊朗制裁。所以,有些舉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應該輕易不會使用。
04 歐洲:弄巧成拙
在歐洲方面,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卡拉斯29日表示,恢復對伊朗核計劃的廣泛制裁不意味著與伊朗外交對話的終結。卡拉斯在一份聲明中説,只有通過談判才能實現伊朗核問題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一方面是推動聯合國恢復對伊朗制裁,另一方面又聲稱願意和伊朗展開對話。如何理解歐洲的這一態度?田文林認為:
歐洲國家的做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壓促談,是一個慣用伎倆。歐洲想通過在伊核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來顯示歐盟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但如果伊核問題惡化,對歐洲國家來説同樣是不可承受的巨大外交代價。所以,這些歐洲國家也希望能夠繼續遏制或者説阻止伊朗朝著核武化方向發展。通過宣稱可以繼續保留外交談判的可能性,以此來緩解伊朗做出極端反應的可能性。
但現在的局勢發展,恰恰是歐洲自己的政策把伊核問題的解決朝著一個複雜化和對抗化的方向推進。再聯繫到6月,以色列、美國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就使得伊核問題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