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添錦繡,盛世中國紅。
抗戰紀念盛典的榮光還在心中澎湃,我們又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76週年華誕。
9月30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週年招待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招待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憧憬和挑戰,都激發我們只爭朝夕、永不懈怠的奮鬥精神。”
△2025年9月30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週年招待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招待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實幹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號召大家銳意進取、苦幹實幹、久久為功。
金秋十月,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規劃蓄勢謀篇,我們將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14億多中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擼起袖子加油幹,勠力同心向前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篇章。
——實幹成就偉大事業
今年7月19日,西藏林芝,總投資約1.2萬億元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拉開建設序幕。此時此刻,世界屋脊上正在建設的“鋼鐵動脈”川藏鐵路,以磅薄之勢穿山越嶺向林芝挺進。
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彙報時強調,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雅下水電工程、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2021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在川藏鐵路的重要樞紐站林芝火車站考察調研,指出“建設好這一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程中的標誌性工程”。
如今,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川藏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已通車的川藏鐵路拉林段,覆蓋地區面積22.63萬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達到131萬人。
△2025年9月28日,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正式通車。
“橫豎”都是世界第一!9月28日,新的世界第一高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全長2890米、橋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的高橋,多項指標刷新世界橋梁史紀錄。從2022年開工到正式通車,工程團隊大膽創新,用三年多時間把大橋橫跨在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之上,將兩岸通行時間從兩個多小時縮短到兩分鐘左右。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2024年6月30日,珠江口“畫下”關鍵“一橫”——深中通道建成開通,珠江口東西兩岸實現30分鐘通行。深中通道是全球首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建設者攻克了多項“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創下了10項世界之最,填補了中國在鋼殼沉管隧道領域的空白。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全體參與者用辛勤付出、堅強毅力,高品質完成了工程任務。這充分説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幹出來的,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幹!”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車,這是開通首日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內的車流。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聚力攻堅、實幹篤行,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壯闊征程上,用新的偉大奮鬥創造出新的歷史偉業。
102項重大工程順利推進,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經濟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穩居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200多種主要工業品産量世界第一;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 “十四五”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的創新活力更加強勁、物質基礎更加雄厚、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必將在中國發展史上留下極不平凡的一頁。
——實幹創造幸福生活
貴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有“侗鄉第一寨”之譽。千百年來,侗家人在此世代安居,生生不息。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走進信團鼓樓,同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火塘邊暢談。木橫樑上刻著“眾志成城”,紅紅的火苗映紅了鄉親們的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講述著村寨裏的變化。
幸福的訴説裏,每一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從鼓樓起身時,村民們紛紛簇擁過來。總書記親切地對大家説:“你們的風采很好,看著都是那麼神采奕奕,侗族人民樸實、勤勞、有文化、有智慧。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希望鄉親們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把鄉村振興做得更好,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得更好。”
“十四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百姓身邊事,要求一件一件辦實辦細辦好。總書記強調,“實實在在辦好惠民利民實事,用實幹推動發展、取信於民”。
重慶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曾是遠近聞名的“老破小”。經過城市更新,這裡蝶變為傳統新潮交融的新家園。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語重心長地説:“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山東日照,一條長約28公里的陽光海岸綠道,縱貫南北、一步一景。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時,沿綠道步行察看海岸線生態保護修復情況。總書記同圍攏過來的市民和遊客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我們要靠實幹奮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人民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山東日照陽光海岸綠道
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4億多人次……“十四五”以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成果,實打實地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團結奮鬥,開拓創新,在新征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績,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質樸而又深刻的話語,映照著共産黨人不變的初心。
——實幹開創美好未來
勝利紀念日閱兵儀式上,戰旗獵獵,鐵流滾滾,受閱將士威武雄壯行進,猶如復興路上中國人民不可阻擋的前進步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如同一本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激發出億萬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氣神,鼓舞著新時代奮鬥者用行動書寫對祖國的熱愛、對責任的擔當。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週年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激發了愛國熱情、凝聚了奮鬥力量。要繼續用好歷史經驗,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老一輩領導人和革命先烈開創的事業不斷欣欣向榮!”
任何宏偉目標的實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百米跑”,而是久久為功的“馬拉松”。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必須付出十分艱苦的努力。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總書記對企業員工們説:“看到大家精神抖擻、幹勁十足的樣子,我很高興。我國的工業發展,過去是靠一榔頭一錘子地敲,今天要靠先進技術和裝備來提升水準。實業興國,實幹興邦。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更上層樓,為建設製造強國多作貢獻。”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2022年國慶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並參觀項目成果展覽時強調,“一茬接著一茬幹,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好。要有雄心壯志,世界科技巔峰我們都要奮勇攀登”;2023年在上海,總書記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篇“大文章”再繪新篇,明確要求“要堅持穩中求進,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一任接著一任幹,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2024年10月,總書記來到福建漳州澳角村,勉勵大家“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實幹”是總書記一直強調的方法論。
“十四五”以來,累計建成超10億畝高標準農田,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上天入海”等大國重器頻頻亮相,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端晶片等前沿領域創新碩果纍纍……我們靠實幹創造了輝煌的過去,還要靠實幹開創美好的未來。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25年全國夏糧總産量14973.8萬噸,實現穩産豐收。圖為今年6月,山西運城裴莊鎮黃河灘塗上,農機手忙著實施小麥秸稈打捆和裝車運輸作業。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幹。
時代不同,使命任務發生變化,但艱苦奮鬥、團結奮鬥、不懈奮鬥的精神永遠不會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腳踏實地、奮發進取、拼搏奉獻,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鬥鑄就新輝煌,一步一個腳印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馬麗君
製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筆丨楊彩雲
編輯丨江雨航 張亞楠 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