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閃評 | 加沙重建面臨三大難題:資金、以色列封鎖與國際共識
2025-10-17 21:24:14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胡君顏

  當地時間10月16日,巴勒斯坦總理穆罕默德·穆斯塔法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將與國際夥伴合作,共同推進加沙地帶重建五年計劃。

  穆斯塔法表示,根據初步估算,加沙地帶的恢復重建工作,預計至少需要670億美元資金。這項方案將由巴勒斯坦多個部委、機構與國際合作夥伴共同推進落實。

  加沙五年重建計劃能否落實?即將在埃及舉行的加沙地帶重建會議能否成為轉捩點?

  01

  這份五年重建計劃能落實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

  目前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提出了一個五年重建計劃,這是巴方對於未來加沙重建的構想。但從當前地區現實來看,僅有巴方的構想還遠遠不夠。目前以色列對於地區總體控制是處於絕對優勢水準。如果沒有以方的配合,想要達成重建目標,難度非常之大。

02

加沙地帶重建會議能否推動加沙重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

  這場國際會議非常重要。加沙重建還沒有凝聚起國際共識,以色列給加沙重建所設置的一系列障礙也沒有被有效地攻克。

  所以想要進行加沙重建,最關鍵的就是國際社會必須能夠形成一個可以落實的路線圖。在政策保障、安全維護以及經濟方面承諾應到位。

  加沙重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首先要有一個能夠被各方所接受的實施主體。這個主體既要實現“巴人治巴”的原則,同時也要滿足當前地緣政治現實的客觀需要。

  但有了這樣一個實施主體之後,以色列方面對於加沙的一系列物資準入的限制和安全方面的保障,就必須要能夠得到有效解除和落實,這也是加沙能夠開始重建的基本安全基礎。

  在此之上,國際社會對於加沙的援助承諾就一定要到位,相關的重建項目也應當以符合國際規範的方式面向國際社會全面鋪開。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加沙的重建走在正軌上,而且能夠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但目前所有上面所提到的這些都不具備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埃及在11月份將舉辦的這次加沙重建會議,是凝聚國際共識、為重建創造條件的關鍵基礎。

03

如何評價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執行情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

  第一階段停火目前進展比較順利。在押人員交換也基本上是按照步驟來進行,特別是以方仍然生存的在押人員都已經回歸到了以色列,而巴方人員也正陸續回到約旦河西岸地區。

  在人道主義救援方面,物資也在加大力度進入加沙地帶,但比此前各方所預期要少。

  以色列是以哈馬斯沒有按期歸還遇難的以色列在家人員遺體為由,曾經一度拒絕開放拉法口岸,也減少了進入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物資的數量。最關鍵的就是在停火上,目前雙方執行得比較順暢。雖然之後也有零星衝突,但是並沒有打斷當前停火的總體局面。

04

巴以停火後續會向何方發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

  第一階段停火到目前為止實施順利,並不意味著後續仍然能夠順利。

  此後,哈馬斯可能並不掌握以色列遇難者遺體全面的情況,這會進一步拉長遺體移交的時間週期,會使得以色列有更多理由來指責哈馬斯方面違背停火協議,從而採取單邊軍事行動或者是中斷物資運輸的決定。

  另一方面,隨著第一階段停火基本上執行完畢,到第二階段停火的談判如果不能夠有效推進,那停火同樣有可能會戛然而止。因此加沙未來的停火前景其實還並不容樂觀。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