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4日,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發佈消息稱,已完成向烏克蘭交付一批價值近8.3億歐元的武器和軍事裝備,資金來源於被歐盟凍結的俄羅斯資産所産生的“意外收益”。這是歐盟第二次動用“意外收益”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

資料圖:烏克蘭軍隊的武器庫
當地時間14日,比利時首相德韋弗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俄羅斯中央銀行在布魯塞爾歐洲清算銀行被凍結資産事宜進行了一小時會晤。但會談後,歐委會並未發佈任何相關信息。

美國《政治報》報道截圖
馮德萊恩13日表示,利用俄羅斯遭凍結資産為援助烏克蘭的貸款融資是“最有效方式”。這一方案遭到比利時反對。由於俄羅斯遭凍結資産的一大部分由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歐洲清算銀行持有,若俄羅斯方面索賠,比利時可能承擔金融風險。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了一個所謂“賠償貸款”的方式,也就是説,以俄羅斯的被凍結資産作為抵押,向市場進行融資,再把這筆錢投入到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其他的用途上去。應該説這個方向已經是既定的,接下來無非就是要進一步打消包括比利時以及其他國家的擔憂,最後形成一個所謂的集體反應機制,無論是通過分擔風險還是分擔代價的方法,遲早要對這筆資産下手。
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態度非常強硬,因為俄羅斯此前作為一個反制的手段,也已經凍結了歐洲一些國家在俄羅斯的資産。兩筆資産的規模大體相當,所以一旦俄羅斯做出反制,毫無疑問會對歐洲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
現在歐洲方面要制定一個對策,要考慮如何去儘量地減少風險,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要確保成員國在這個問題上始終保持一致的立場。
在歐盟凍結俄羅斯資産之初,有分析稱這是歐洲制裁俄羅斯的一大利器,然而,在俄羅斯的反制之下,歐盟對於俄羅斯被凍結資産的使用卻産生了不小的分歧。對歐盟來説,這筆資産到底是可以利用的“天降橫財”,還是不得不留著的“燙手山芋”?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為了承擔所謂的對烏克蘭的援助義務,現在歐盟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惜犧牲或者説破壞自身的金融利益,同時損害自身信用的道路。總體是由於歐盟目前採取的這一整套對俄羅斯非常強硬,同時看上去又沒有回頭路的政策,才導致歐洲正在陷入一個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尷尬的局面。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采編 | 王洹星
簽審 | 王倩
監製 |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