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11月17日晚啟程前往美國開展工作訪問前,收到了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的書信。沙特內政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烏迪•本•納伊夫在內政部辦公室也接收了伊朗朝覲組織負責人阿裏禮薩•拉希迪安轉交的總統書信。
沙特阿拉伯《新聞報》報道截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
沙特現在在中東地區,尤其是在伊核問題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沙特的這種積極態度,也為當前處於僵局中的伊核問題注入了新的動力。目前,美西方和伊朗在伊核問題上仍然存在比較明顯的分歧。如果沙特能在其中發揮調停或傳話的作用,我認為對伊核問題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就現實情況而言,美伊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要在伊核談判上實現大幅突破,我認為仍然不太可能。
中東地區現在對以色列的擔憂情緒在上升。因為巴以衝突以來,以色列是一家獨大、耀武揚威,也引起了沙特對未來的安全局勢或者説以色列過於強大的擔憂。所以在這種擔憂的局面下,我覺得沙特去大幅地推進與以色列的建交,恐怕並不是一個概率非常大的事情。
當地時間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已就防務條約與沙特阿拉伯達成協定,沙特將成為中東地區除以色列之外首個獲得F-35戰機的國家。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截圖
作為中東地區大國,沙特的外交政策傾向對地區局勢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中東地區格局的走向如何?是否會出現大變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
首先,沙特最近應該説引領了中東地區國家追求自身發展振興的一種潮流。沙特王儲的訪美,最終目的還是要為沙特國內的發展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外部環境。通過與美國的合作,來提升沙特自己經濟發展的動能,提升沙特的高科技實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沙特的這種做法實際上對中東地區的國家都有示範效應。
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格局方面,沙特這樣的國家有更大的發揮影響力的空間。其實像土耳其、卡塔爾,這些國家也都獲得了進一步去施展自己影響力的空間。
最後,沙特現在與美國走近,美國和沙特、和海灣國家之間這種密切靠攏的趨勢,實際上讓我們看到,短期內出現了一種美國重新主導中東的趨勢。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