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臺錯誤言論帶來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發酵中。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稱,相關影響已經波及日本外交、金融、進出口貿易等諸多領域。
路透社11月20日的一篇報道援引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高級分析師的話説,高市早苗的涉臺錯誤言論後果嚴重,中日這兩大亞洲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可能會經歷一段“漫長的寒冬”。

路透社報道截圖
文章注意到,中方已經排除了在即將於本週末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十次峰會期間,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舉行會晤的可能性。分析人士認為,高市的錯誤言論將嚴重衝擊中日關係。
文章還援引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執行經濟學家木內隆秀的觀點稱:“如果目前兩國關係持續下滑,日本將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文章援引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亞洲區負責人馬塞爾·蒂利安特(Marcel Thieliant)的分析認為,如果錯誤言論帶來日本商品在中國銷量下滑的情形,可能會給日本帶來相當於其 GDP 1% 左右的經濟損失,並重創其重要的汽車産業。

資料圖:日本汽車産業
《南華早報》11月19日的一篇文章稱,當前的爭端或將加劇日本本已存在的經濟困境。19日,日元兌美元匯率繼18日跌破155日元兌美元的心理關口後繼續走弱,同時更廣泛的市場也面臨壓力。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文章同樣援引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執行經濟學家木內隆秀的分析報告,認為中日間的緊張關係將導致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赴日旅遊人數大幅下降,這將重創日本的旅遊業。報告還進一步分析認為,中日間的緊張關係還將影響到日本的進出口貿易,甚至可能會對日本企業在華業務産生負面影響,這些將對日本經濟産生“更嚴重”的影響。

資料圖:日本水産品
事實上,對日本出口貿易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談及日本水産品向中國出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11月1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詢時表示,當前形勢下,即使日本水産品向中國出口,也不會有市場。

路透社報道截圖
對此,路透社19日的報道稱,中國市場份額一度曾佔到日本水産品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以上。對華水産品出口再次面臨停滯,給許多渴望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造成沉重打擊。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編譯丨王菲
簽審丨楊卓英
監製丨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