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細説2021甘肅農事“成績單”
2022-02-23 19:29:50來源:新華網編輯:吳宇婷責編:趙春曉

  新華網蘭州2月23日電(記者王朋)剛剛過去的一年,甘肅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方面,交出了一份閃亮的“答卷”。全省10.3萬戶監測對象全部落實“一戶一策”幫扶措施,超過85%的農戶落實兩項以上幫扶措施,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糧食總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246.3億斤;特色産業發展勢頭良好,“甘味”農産品品牌影響進一步擴大;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更多村民用上了衛生廁所……

  這是22日在甘肅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公佈的成績單。

  甘肅曾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甘肅2021年的“必答題”。

  家住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龍泉鎮拱北灣村的馬麥芷不是貧困戶,卻一直徘徊在貧困邊緣。家裏養了十幾隻羊,一年收入一兩萬元。

【鄉村振興列表+要聞列表】細説2021甘肅農事“成績單”

  馬麥芷在給羊添加飼料。(受訪者供圖)

  “以前是過一天算一天,湊合著混日子。”馬麥芷説,去年初,他家被村鎮領導小組測定為邊緣易致貧戶。在當地政府“一戶一策”精準幫扶下,他用養殖補助新添20隻母羊,還在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幫助下,學會為羊羔定期防疫、驅蟲。養殖方法一轉變,羊兩個月就上膘,收入也增加了。

  馬麥芷不是個例。拱北灣村駐村第一書記韓磊介紹,村裏有18戶監測戶全部消除風險,目前全村戶均羊存欄量超過19頭,人均年收入突破6500元,每戶至少有1人通過技能培訓就近就業或外出務工。

  2021年初,為鞏固脫貧成果,甘肅對存在返貧風險的家庭進行動態監測,實施“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記者在甘肅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全省39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共摸排出監測對象10.3萬戶,全部落實了“一戶一策”幫扶措施,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過去的一年,呂國斌收穫頗豐。與農戶簽訂的1萬多畝制種玉米喜獲豐收,制種玉米機械化去雄作業也有了重大突破。

  呂國斌是張掖市臨澤縣瑞源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玉米制種行業打拼了多年,最令他振奮的是制種玉米行業機械化水準的提升。

  呂國斌所在的張掖市是國家重要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每年玉米制種面積在100萬畝左右。近年來,在制種玉米去雄環節,當地對機械化作業的需求非常迫切。

【鄉村振興列表+要聞列表】細説2021甘肅農事“成績單”

  呂國斌與他購買的玉米種子收穫機。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兩年前,他開始摸索購買制種玉米去雄機作業,當時去雄率在85%左右。“如今,市場推廣的去雄機去雄率已經達到95%。”呂國斌難掩興奮,他算過一筆賬,制種玉米從播種到收穫採用機械化作業比人工作業每畝節約成本達530元。

  記者從甘肅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獲悉,2021年甘肅省的農業機械化水準有所提升,全省綜合機械化率為63.5%。不只如此,甘肅在高標準農田整治、旱作農業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得益於這些舉措,甘肅在去年發生較嚴重旱情的情況下,實現糧食總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246.3億斤。

  過去的一年,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也有不小的變化。記者曾兩次到訪窯坡村,近期在該村看到,蓋著藍色、紅色頂棚的彩鋼房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村民擴大養殖規模建起來的養殖圈舍。

【鄉村振興列表+要聞列表】細説2021甘肅農事“成績單”

  這是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朋 攝

  “過去村民家裏養牛不過2頭,養羊不過5隻;脫貧攻堅行動以來,産業扶貧資金、小額信貸、信用貸款等資金政策解了大難題。”村民馬繼國説,近幾年,他累計貸款50多萬元,用於擴圈擴群,牛年養殖量由過去的幾頭增加至超過百頭。

  窯坡村村支書孫登雲介紹,2013年之前,窯坡村牛羊年養殖量不過700頭(只),現在僅羊存欄量就超過了1500隻,養殖規模實現倍增,已由過去的深度貧困村成為安定區養殖示範村。如今窯坡村走上了一條草畜一體化的循環發展路子,村裏有不少農戶還在市區或周邊城鎮買了房。

  農村特色産業發展壯大,為穩步銜接鄉村振興打下一定基礎。不只如此,過去的一年,甘肅在農村特色産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壯大、産業聚集、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提升明顯。受訪基層幹部介紹,基層幹部和群眾奔向美好生活的底氣更足了。

  22日,甘肅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在張掖市召開。(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