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縣俯瞰美景。
迭部縣百花綻放,景色宜人。
碌曲縣尕秀生態旅遊標杆村。本版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韋德佔提供
格桑花,幸福花,寄託著藏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甘南藏族自治州同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消除了困擾千年的絕對貧困。一座座新居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通向鄉村,一個個産業落戶高原……雪域甘南的鄉村,迸發出巨大的發展活力,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初春時節,行走于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甘南州,但見沃野千里煥發著勃勃生機。甘南州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任務,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優勢特色,奏響了鄉村振興的“交響曲”。
近年來,甘南州通過“環境革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以及“五無甘南”“十有家園”、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範區創建等一系列工作的深入推進,著力在改善“品種”上謀出路、在提升“品質”上下功夫、在塑造“品牌”上求實效,打造出了鄉村振興的“甘南樣板”。
打造15個叫響全國的文化旅遊標杆村
探索創建100個全省一流全域旅遊專業村
美麗甘南展新顏 鄉村振興繪畫卷
陽春三月,大地泛綠,百花盛開。走進舟曲縣立節鎮傑迪村,赭瓦青墻,碧水垂柳,一幅幅村莊美、産業強、百姓富、鄉風好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緩緩展開。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保證。
“全國美麗鄉村”“中國美麗鄉村百家範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等榮譽稱號,為甘南的綠色崛起注入了十足的底氣,塑造了甘南獨有的印象和品位。
2015年以來,甘南持續推進“環境革命”,動員全社會力量,保護一方青山綠水,打造美好人居環境。2021年初,甘南州又提出以“全域無垃圾、無化肥、無塑膠、無污染、無公害”為內容的“五無甘南”創建行動,全力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
“十三五”期間,甘南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實際,圍繞甘南生態功能定位、自然資源稟賦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搶抓創建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歷史機遇,創新打造“一十百千萬”工程,做大做強“全域旅遊無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這一特色品牌,著力打造15個叫響全國的文化旅遊標杆村,探索創建100個全省一流的全域旅遊專業村,建成環境友好型、紅色旅遊型、生態體驗型、休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産業型、黨建示範型等生態文明小康村1903個,全州共有16個村成功入選國家名錄。
入春以來,舟曲縣各皂壩的遊客接待量不斷攀升。
各皂壩村坐落在白龍江畔,依山傍水,是甘南州“一十百千萬”工程中重點打造的文化旅遊標杆村之一。而村民包青曉的生活,如今也變了樣。
“以前幹完農活,還要外出打工賺錢,孩子、家庭顧不上,在外花銷又大,一年辛苦下來也掙不到幾個錢。”包青曉告訴記者,自從村裏啟動“旅遊標杆村”建設後,她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
天氣好的時候,一天能來三四百人。包青曉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心裏還是美滋滋的。“風裏雨裏都不去,每個月穩拿3000元,比外面打工好多了!”她盼望著村裏的旅遊越搞越好,帶動更多人就近就業。
甘南通過豐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環境、增進城市文明等,不斷提升著自身氣質和魅力。通過“環境革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以及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範區等一系列工程的深入推進,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大幅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提升,實現了從面子“靚”到裏子“美”、“環境美”到“發展美”、“一時美”到“長久美”的轉變。
黨建引領産業旺 強村富民促振興
走進白龍江畔的甘南州舟曲縣,這裡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鄉村振興熱潮涌動,黨建引領産業興旺的新氣象點綴山間田野。
鄉村振興關鍵在産業振興。舟曲縣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牢牢牽住黨建引領“牛鼻子”,以構建“全域覆蓋、全域規範、全域提升、全域引領”的全域黨建為目標,激活高品質發展“紅色引擎”,進一步推動組織、幹部、人才資源向鄉村集聚,一幅黨旗紅、人心齊、産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壯麗畫卷正在白龍江畔徐徐鋪展……
在推進産業振興的道路上,舟曲縣堅持黨建引領助推發展,促進因地制宜特色鮮明的優勢産業轉型升級、強村富民。
走進舟曲縣綠豐園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只見在一排排整齊的黑色大棚內,村民們正小心翼翼穿梭在羊肚菌種植基地的菌田間,給菌床覆膜。
在中組部、農業農村部和中國農科院的精心指導下,舟曲縣聚焦文化旅遊、從嶺藏雞、黑土豬、中華蜂、羊肚菌、中藏藥材、花椒七大産業,確定“1+6”産業發展佈局和“一特三高四小”(即堅持特色優勢發展,堅持高品質、高端化、高效益,做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美)發展路徑,羊肚菌産業在當地的發展,不僅優化了農業産業結構,同時也有效地帶動了群眾就業增收。
“合作社流轉土地65畝,搭建塑膠大棚94座,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解決了本村及周邊村子60余戶勞動力的就業問題。2021年,羊肚菌保持畝産400斤的産量,總産值達115萬餘元,合作社純收入為55萬餘元。”合作社理事長魯偉明告訴記者,綠豐園依託舟曲縣“1+6”産業發展思路,在羊肚菌種植的基礎上發展特色種養業、觀光農業等産業,爭取將綠豐園打造成為綜合性現代産業園區,以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為目標,大力助推鄉村振興。
據介紹,緊盯“1+6”産業發展佈局,甘南州舟曲縣抓黨建促産業振興領導小組由州委、州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雙組長,並成立7個工作專班,選派幹部在抓黨建促産業振興示範村蹲點跟進,健全完善抓黨建促産業振興工作推進制度機制,制定産業發展項目計劃和培訓計劃。
組織興,則百業旺。
舟曲縣引導鄉村黨組織積極探索發展模式,在全縣確定了42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點,提升“甜蜜黨建”等5個黨建引領産業發展和“田園城馬·英雄故里”等5個黨建引領文化旅遊品牌效應,在産業發展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黨組織11個,為舟曲産業轉型升級注入紅色動力。
黨旗迎風招展,振興戰鼓正酣。黨建引領,正在賦能産業振興行穩致遠。
三産融合發展 延長文旅産業鏈
汽車沿公路蜿蜒前行,連綿不斷的群山被拋在身後。忽然間,峰迴路轉,有著“東方伊甸園”美譽的扎尕那旅遊風景區躍然眼前。
扎尕那深藏在甘南州迭部縣益哇鎮的山谷裏,藏語意為“石匣子”。這裡山勢奇峻、雲霧繚繞、宛如仙境。
走進扎尕那景區的代巴村,一幅美麗鄉村圖景鋪展眼前:清澈的河水靜靜流淌,藏式木屋依山而建,房前屋後的小花園點綴其間。
村民卓瑪交快步上前,將大夥迎進自家的農家樂。“去年把家裏改造成了農家樂,旺季幾乎天天爆滿,”卓瑪交一邊熟練地招呼客人一邊介紹。
近年來,甘南州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充分發揮文化旅遊業涉及面廣的輻射效應、關聯性強的聚合效應、拉動力大的磁吸效應,將一二三産全方位、全過程嵌入文旅産業鏈、技術鏈、創新鏈,著力構建“文旅主導、三産融合、多元共生”的産業發展新格局。把文化旅遊業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就業創業,帶動農業牧業,繁榮工業商業,讓各族群眾在各産業鏈上都能受益、在“一業興、百業旺”的各業態中都能增收,以高品質産業支撐高品質發展,在高品質發展中著力創建全域有業態的富裕家園。
走進迭部縣尼傲鄉“疊山小八戒”甘南養殖示範基地,養殖區乾淨整潔、功能設施齊全,儼然是一個智慧化運行的新型企業。基地養殖的蕨麻豬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成為當地特色産業的金字招牌。
企業負責人楊威介紹,養殖基地本著依託資源優勢,用最優的基因育最好的種群、創最大的價值這個理念,蕨麻豬産品全程綠色養殖,全力培育有機綠色新産業,建立甘南智慧養殖新模式。
“我們十分注重發揮企業的社會效益,依靠自身優勢帶動周邊群眾實現增收,實現企業與農戶雙贏。”楊威説,企業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股份合作、訂單生産等多種形式,帶動周邊13個村的1861戶養殖戶發展蕨麻豬産業,帶動增收150余萬元。
距離尼傲鄉不遠處的電尕鎮,憑藉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走上一條發展特色産業的鄉村振興之路。
電尕鎮更古村田園綜合體産業園裏,38座蔬菜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青椒、番茄、黃瓜、豆角、草莓等10余種蔬菜水果長勢喜人。
“我們這裡的群眾不用出門打工,在家門口種菜就能實現穩定增收。”村支書達拉仁次高興地説,産業園種植年産量約10萬斤,有政府幫著拓寬市場,大夥根本不用為銷路發愁。
如今,迭部縣很多飯店、學校、機關食堂的餐桌上,都有産自更古村的無公害蔬菜,不僅有效保障了全縣的淡季蔬菜需求,也讓農戶的辛苦順利變現,銷售收入逐年增加。
隨著天氣轉暖,迭部縣旺藏鎮的蘋果園也迎來修剪期。“旺藏鎮的蘋果種植面積已達3000多畝,這兩年通過幫扶隊的技術幫扶,引導群眾科學管理果樹。2021年,全鎮蘋果産量達到100萬斤,群眾畝均收入達到3000元。”旺藏鎮鎮長九瑪草説。
旺藏鎮以茨日那毛主席舊居等紅色資源為載體,打造“農業+旅遊+文化”的共享農業經濟新模式,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蘋果種植産業,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隱形的翅膀”。
眼下正值中藥材種植的關鍵時節,連日來,位於臨潭縣長川鄉敏家咀村的忠禮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80畝連片黨參種植基地前來務工的群眾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今年以來,臨潭縣積極調整種植産業結構,全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大做強特色農牧産業,加快構建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連鄉成片”“集群成鏈”的現代農牧業發展新格局,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産業基礎。
2021年底,甘南州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了著力創建全域有振興的幸福家園,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紮實推進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促進農牧業高質高效、農牧村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的目標。
如今,在甘南這片希望的田野上,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力推進,一幅具有“現代”方向引領、“高原”時空定位、“綠色”內在特質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
記者手記
發揮農業科技作用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梁發芾
採訪中,農業科技的應用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農戶和合作社普遍採用的大棚蔬菜無土栽培、羊肚菌培育,以及蕨麻豬的養育繁殖等,都與科技有關,有的還採用高科技。
甘南不少地方都有大棚人工栽培羊肚菌,但羊肚菌對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非常高,種植戶還要掌握嚴格規範的操作流程和標準,否則就會出現如腐爛壞死、品相不好等問題。在合作市惠洋種植合作社,我們見到來自市科技局的技術員扎西草,她駐點合作社進行食用菌栽培和試驗,培育出性能更穩定的食用菌(包括羊肚菌)品種,同時指導農民解決食用菌培育中的問題,防止食用菌病害。
高科技的應用,改變了農業生産方式,提高了農業生産能力。農業科技及其標準化的現代生産流程,加強了人們對農業生産各個環節的控制,減少了傳統農業露天生産靠天吃飯的災害風險,不但産量更高了,收成也更穩定可控。農業科技也改變了當地的農業産品結構,農村可更好利用當地資源,引進、開發和生産原本從未見過的産品,拓寬收入渠道,豐富菜籃子。
現代農業科技和農業管理流程還提高了農民的素質。農民不但要學會一定的科學技術,也要適應標準化的田間管理流程和規範,實現由農民向農業工人的轉變。
鄉村振興,農業科技大有可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周尚業 梁發芾 韋德佔 黨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