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數字浙江     |      直觀中國      |      長三角      |       看浙裏        
兩年間136家科技企業落戶溫州這一園區 中國眼谷為何“吸睛”
2022-06-02 16:44:33來源:浙江新聞編輯:賈曉茹責編:趙銀平

兩年間136家科技企業落戶溫州這一園區 中國眼谷為何“吸睛”_fororder_1654126060250_6297f5ec159bb85faf2f2ade

  不久前,中國眼谷與彩瞳行業頭部品牌moody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聯合成立“中國眼谷-moody角膜接觸鏡技術創新研究院”。

  這是中國眼谷頻頻吸引行業頭部企業的一個縮影。自2020年6月30日開園以來,中國眼谷已落地136家科技企業,與世界500強、眼科領域頭部企業共建25家上市企業聯合研究院,引入62家投資機構,孵化近210項科技轉化項目,全産業鏈格局加快構建。中國眼谷何以在科創道路上跑出加速度?日前,記者蹲點中國眼谷,探尋其高品質發展的創新密碼。

兩年間136家科技企業落戶溫州這一園區 中國眼谷為何“吸睛”_fororder_2

中國眼谷眼科藥劑實驗室

  “最牛”眼視光醫院的聚集效應 人才團隊慕名而來

  溫州龍灣區羅東北街旁,這裡原來一個科創企業都沒有,然而一個規劃讓這裡從製造洼地走向了科創高地。2018年9月,龍灣區人民政府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簽訂共建協議,一年半後眼谷正式開園。可當時,園區周邊沒有産業配套,就連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都遠在18公里以外。即使是投入6.42億元,配備了完善的硬體,對於要在這裡打造眼健康全産業鏈來説,仍舊缺了點“東風”。(記者 張銀燕 尤建明 共享聯盟龍灣站 鄭懿 李銳筆)

  對於當時的中國眼谷來説,當務之急要引的東風便是頂級人才和科研團隊。“眼谷所在地是國家高新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依託單位是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這是國內首家眼視光醫院,擁有國內規模最大、配置最全、實力最強的眼健康醫療中心和研發中心。”眼科學專家、中國眼谷理事會理事長瞿佳向有入駐意向的企業細數眼谷的優勢。當然,他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在國內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眼視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眼部疾病藥物與器械臨床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等四大國家級平臺,這四個平臺能夠為眼健康全産業鏈中的關鍵環節提供科創賦能。

  高能級、齊全的科研平臺賦能産業,這對於與眼健康相關的科研團隊來説,是極具吸引力的。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特聘研究員戴陸如就是其中之一。彼時,戴陸如正帶著他與團隊研發的具備産業化基礎的“快速超高分辨雙光子顯微鏡”系列創新型技術,在國內四處尋找合適的落地處。一個項目落地,意味著人才資金的落地,戴陸如關心的是人才落地速度和支持力度,以及項目投資過程是否順暢高效。顯然,這個剛剛起步的園區還沒“老練”到這個地步。

  那段時間,瞿佳和他的團隊與其説在招商引資,不如説在做市場調研。像戴陸如等人的需求,很快被龍灣區政府加以梳理採納,制定了“眼谷科技創新6條”,並在溫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升級為溫州市生物醫藥産業“新政12條”,集中財政資金和政策優惠為科研項目服務。賦予入駐眼谷的科研團隊“人、財、物”自主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支配權;開啟“人才飛地”新嘗試,以人才研發成果落地考評人才落地待遇……“在這些政策加持下,我們的研發項目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後,最高還可獲得500萬元獎勵。”2021年3月,戴陸如團隊正式入駐中國眼谷。8人組成的團隊,預計投入2000萬元,在積極佈局“頂級生命科學顯微鏡領域”的同時,全力拓展眼健康産品研發,力爭5年內形成顯著市場份額。

  走進中國眼谷産品展示中心,呈現在“C位”的便是各路科創團隊帶來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國眼谷專職副主任戴靜介紹著眼谷內的“冠軍”技術:“這是目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人工視網膜産品,可以幫助恢復因視網膜色素變性和黃斑退化致盲病人的功能性視力。這種生命科學顯微成像技術,可以在生命健康與醫療領域廣泛應用……”戴陸如團隊、楊佳威團隊、楊健團隊等帶著“全球領先”“國內首創”的技術入駐,此後又吸引30多位博士、專家落戶中國眼谷創業。

  此時的眼谷,酒香溢出了深巷。開園短短兩年內,已成長為溫州孵化能力最強的科創平臺之一。日本的角膜鏡生産商目立康、國內的興齊眼藥、珍視明藥業等眼健康龍頭企業紛紛在這裡落戶,為溫州眼健康全産業鏈創新佈局按下“加速鍵”。

兩年間136家科技企業落戶溫州這一園區 中國眼谷為何“吸睛”_fororder_3

中國眼谷入駐企業興齊眼藥的無人車間

  巧解北大博士的煩惱 讓創新項目加速跑

  對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來説,團隊落戶僅僅是走出了轉化的第一步。“相比于其他産業的轉化路徑,生物醫藥成果的轉化過程更加漫長。在進入市場前,融資、臨床試驗和註冊評審等關鍵環節環環相扣,時間長、標準高、審批嚴,這就意味著園區要給項目成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中國眼谷秘書長、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徐良德介紹。

  北京大學工學院博士、小梁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闞敏回憶起起步階段的窘境,依舊曆歷在目。

  小梁醫學是2020年上半年進駐中國眼谷的創新型公司,該公司研發的青光眼治療創新支架,可大幅提高青光眼手術成功率,降低並發癥。由於産品屬於三類醫療器械,且在國內沒有同類産品註冊申報的先例可循。從研發到正式註冊申報,週期不可估算。

  一邊是巨大的市場需求,另一邊卻是週期長達數年的資金投入,一旦資金鏈斷了,這一項目就可能“胎死腹中”,消息很快傳到了徐良德團隊的投資金融部。

  “我們先後簽約引入62家投資金融機構,並在多家銀行支持下形成百億授信池,還建立總額達12億元的眼健康産業發展專項基金。”徐良德説,團隊在了解闞敏的需求後,很快梳理出了匹配的投資機構。長三角基金、中信醫療産業基金、丹麓資本等投資金融機構都與小梁醫學開展了交流。“經過多輪引薦,我們的産品從眼谷百億授信池中獲得青睞,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闞敏透露,短短兩年時間,企業已啟動相關醫療器械註冊證申報,該項目近期還將迎來第二輪近億元融資。

  匯聚優質科研項目,引導企業融資發展;對接廣大投融資機構,引入戰略合作夥伴,共同引導産業建設。截至目前,中國眼谷已幫助12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超過7億元的股權投資,5家企業進入超5000萬元融資盡調階段,5家高成長型企業列入首批IPO扶持計劃。

  資金的注入,為項目成長注入一股活水,讓科研團隊能更安心創業。中國眼谷也在這其中繼續尋找幫助入駐團隊成果轉化提質增效的途徑。

  眼下,中國眼谷超級眼視光醫院正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眼科臨床研究病房,推動入駐企業研發的新産品、新技術先行先試。同時,國家藥監局眼科藥械臨床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藥監局醫療器械創新和審批柔性工作站也紛紛在這裡設立前端服務平臺,大大提速藥械註冊審評流程。

  在中國眼谷內,還有一個特殊的孵化部門——産品註冊平臺,平臺會盡全力為每一個需要臨床試驗和註冊審批的團隊提供全程服務。“醫療器械從成型孵化到成果落地,縮短這個階段的時間,就意味著能更早搶佔市場先機。我們的任務就是最大限度優化臨床試驗流程,縮短檢驗註冊時間。”孵化運營部副總監王志介紹。

  “今年1月,眼底圖像處理系統成功獲批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書,比預期提早大半年。”依未科技(溫州)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程説。依未科技主要從事臨床級眼底人工智能産品研發工作,産品上市需要成熟的技術,這些技術提升需要市場數據來支持,但不夠成熟的技術又無法走向市場。依未科技團隊一度被困在這個“悖論”裏,直到通過眼谷的“穿針引線”,加入中國眼谷首席科學家呂帆教授團隊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主動眼健康”,承擔相關數據篩查和人工智能分析工作,開展大量市場使用數據驗證,這一矛盾才得到了化解。依未科技在眼谷收穫重大科技項目歷練,不僅加快了研發進度,還由此産生了大量臨床研究證據。

  産品完成臨床試驗後,王志加速推進依未科技産品的註冊審批流程。“借助前移的服務平臺,我們不出園區,就可以幫助依未科技直接對接浙江省藥監局,申報醫療器械註冊證書,這大大縮短了時間。”王志説。

  以往眼科醫生通常是通過肉眼查看病人的眼底圖像,獲取參數的時間在3至5分鐘。而依未科技研發的眼底人工智能産品可幫助醫生在30秒內獲取視神經定量化參數,並對常見眼病及慢性病病徵早期發現、精確測量、隨診監測。産品一投用於市場就獲得廣泛推廣,今年預計可帶來近5000萬元的營收。

  在中國眼谷幫助下,越來越多的“依未科技”們迅速成長起來,並在新設備進入市場後,得到更大發展。而這樣的專業孵化,又吸引更多項目前來。下一步,中國眼谷將繼續推動眼健康母基金建設,引入産業引導基金,建立一個以服務産業發展和服務企業孵化為主的投融資中心平臺,為初創企業提供寶貴的發展引導和資金支持;此外,推進企業研究院建設,協助企業進行産品研發、臨床試驗、註冊審批等孵化流程的體系建設。

兩年間136家科技企業落戶溫州這一園區 中國眼谷為何“吸睛”_fororder_4

中國眼谷工作人員使用全自動電腦驗光儀

  22秒完成“小眼鏡”檢測 創新鏈牽手産業鏈

  跳出眼谷,發展眼谷。中國眼谷的發展目標,不僅僅是吸引幾家龍頭企業,轉化一批科研成果而已。

  我國是近視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超過6億,近視防控勢在必行。早在2018年8月,溫州就在全國率先啟動“明眸皓齒”工程,獲批創建第一批國家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改革試驗區,聚焦破解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和低齡化等突出難題,創新打出近視綜合防控組合拳。

  “如何快速、高效地普查、分析百萬中小學生眼健康數據,並且及時將數據分析結果反饋給學校和家長,形成聯動防控體系,是國內各個城市遇到的難點。”徐良德説。

  中國眼谷對全國眾多從事眼科大數據産業的團隊開展排摸,浙江清大視光科技有限公司進入視野,並在溫州市、龍灣區政府全週期促落地的情況下,成功組建了近視防控的“數據大腦”。

  在中國眼谷7樓的浙江清大視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昂向記者演示了一台“校園近視智慧篩查設備”:自動尋眼、自動對焦,22秒即可完成雙眼檢測,更重要的是檢測由機器自動操作。“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普查的難點,我們採用智慧化手段保障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在溫州1300多所學校內,這套設備已經為110萬中小學生做過近視普查。”黃昂的語氣中帶著些許自豪。

  百萬學生近視防控數據,一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相關防控政策和標準;另一方面,實現“醫院、學校、家庭”聯動,建立全天候的用眼閉環管理體系,精細管住全市百萬學生的每一刻用眼時間,提高普查與防控效率。

  中國眼谷鎖定高精度成像、人工智能軟硬體、眼腦銜接植入物等前沿技術,持續引進國內外高精尖技術科研團隊;同時引入與人工智能診斷、功能性鏡片等相關企業,佈局近視防控領域。

  目前,興齊眼藥、愛博諾德、明月鏡片、欣視界、譜希基因等企業進駐後,全方位佈局近視防控前沿干預藥物、先進光學器具、創新基因檢測等産品。包括清大視光在內,明德照明、優眼科技、國眼醫療、雲視光等30多家企業則圍繞近視普查信息化、大數據決策、遠程驗配、健康照明、視功能康復等近視預防、控制關鍵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形成近視防控産業鏈。

  “明眸皓齒”工程,把眼健康産業鏈串聯起來。眼健康産業鏈又賦能科創企業,幫助企業形成近視防控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在溫州開展的近視防控普查整體方案,已覆蓋浙江省85%地區,為全國21個省份約66個試點地區提供服務,累計為數千萬名中小學生建立電子視覺檔案,並支持長期動態隨訪。

  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産業鏈,中國眼谷緊盯創新鏈産業鏈深度融合的生態圈,精準招引眼健康頭部企業,推動眼谷成為世界眼健康領域“矽谷”。今年1月初,中國眼谷與珍視明藥業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協議。珍視明計劃在中國眼谷打造一個集運營、研發、生産、倉儲、物流、藥品零售為一體的全流程眼健康産業中心。

  下一步,中國眼谷將目標瞄準眼健康産業關鍵核心技術,啟動眼視光關鍵技術“招牌挂”和科技項目“大攻關”,招引大科技、大項目引領眼健康科技産業,佔據眼健康産業行業發展制高點。

兩年間136家科技企業落戶溫州這一園區 中國眼谷為何“吸睛”_fororder_5

中國眼谷公共服務中心的一站式企業服務

  【浙江新聞+】

  告別“大而全” 深耕“小而精”

  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煥明 譚蔚泓

  對標萬億産業規模、圍繞眼健康科技創新和産業集聚的中國眼谷,在溫州誕生並快速發展。甫至眼谷,我們首先感嘆的是其胸襟氣魄,進而對“唯一度、辨識度、集聚度、顯示度、美譽度”五大維度發展思路深以為然,也由此引發了我們對現代科技、産業發展的新感悟。

  要著眼地方優勢特色深耕細作。優勢特色是學科、機構、産業、城市發展的生命力,發掘自身優勢特色進而謀篇佈局,是科技、産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具備總結發現優勢特色的眼光和科學佈局的能力,是對新時期領導者、帶頭人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非省會、非一線城市,打造創新産業需要具備圍繞産業佈局科技、引育人才的思維。當前的醫療都已走向高度專科化,高新技術産業競爭也已完全走出了“大而全”的時代。結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沉澱多年的特色優勢,聚焦眼健康産業,堅持走細分領域發展路線並將之做到極致,是發展“專精特新”産業的重中之重,也是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出路。

  要營造全鏈條集群化發展環境與生態。當前的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缺少的既不是科研成果,也不是市場需求,而是支持成果變為産品、縮短實驗室到市場距離的銜接橋梁。在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的要求下,營造全要素集聚發展環境與生態對於産業發展至關重要,同時切實做到科技人才與産業要素的深度整合,人才培養與産業要素的深度整合,努力凸顯産城與學城融合優勢。

  希望中國眼谷樹立起溫州、浙江、中國眼健康科研、産業、人才、醫療創新發展新標杆,續寫一個學科、一所大學、一個産業、一座城市的傳奇故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