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數字浙江     |      直觀中國      |      長三角      |       看浙裏        
不得組織統考統測!浙江首次發佈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
2022-07-27 11:03:23來源:浙江新聞編輯:賈曉茹責編:尹紅燕

  近日,作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落實“雙減”政策,促進浙江小學教育高品質發展系列措施之一的《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出臺。全省小學將在2023年秋季前全面展開。

不得組織統考統測!浙江首次發佈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_fororder_1

  據悉,自2020年起,國家相繼出臺了許多評價改革的文件。浙江的高中、初中都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文件,但小學此前一直沒有評價類的政策文件。近年來,浙江一直積極探索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2017年,省教育廳就確定了上城、西湖、海曙、平陽、東陽、江山、溫嶺等7個試點縣,研製了小學各學科分項等級評價操作手冊,初步建立了支持小學評價改革的區域工作機制。

  而隨著《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的出臺,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的時機已經成熟。評價改革也是解決當前小學教育中客觀存在重智育輕全面發展、重知識輕實踐能力、重結果輕成長過程、重甄別輕診斷改進等現象,導致過度關注考試分數,過度依賴紙筆考試,過度進行橫向比較現象的重要舉措。

  記者注意到,小學生綜合評價內容包括品德表現、學業水準、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實踐等五方面,並且取消了傳統的百分制,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淡化學校之間和個體之間的橫向比較。同時,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實施主體是學校。學校需根據校情選擇評價方式和手段,調整評價分項,細化評價內容與等級描述,形成學校操作標準。

  按照《指導意見》要求,我省還將改變片面依賴統考統測的區域教育品質管理方式,推廣“學業品質+影響因素調查”的綜合評價模式。這也意味著,浙江省將禁止區域統考統測,實行小學一、二年級的期末無紙筆測試,中高段探索紙筆測驗和非紙筆測試相結合的考試改革。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指導意見》中所提到的“綜合評價”與我們原來熟悉的“綜合素質評價”並不相同。簡單來説,綜合素質評價指學校組織的對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進行評價的測評任務,並不包括學業水準。但小學生綜合評價不僅在評價內容上上囊括了學業水準,且評價方式更為綜合,也更突出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

  通過改革,小學教育評價將會發生哪些改變?這或許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據介紹,《指導意見》的落地將實現“四個方面的改變”。例如,改變單一以紙筆考試為主的學業評價方法,讓每個學生的優點、潛能、不足及發展需要都能一一呈現。以往過於細緻區分的百分制總分評價也將被改變,通過推行學科關鍵能力的分項等級評價,今後對小學生的評價既不會像分數這樣高利害,又不失精準診斷,為學科教學提供診斷與改進方向。

  此外,教師在評價活動中的被動態勢將得到改變,作為實施評價的關鍵要素,教師將成為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考試評價的主體。以統考或變相統考為主要手段的教育品質管理現狀也將改變,以學校為主體的、教考合一的促進學習與成長的評價體系將給教育帶來宜教宜學宜研的生態。

  《指導意見》原文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堅持正確辦學方向,樹立科學成才觀,建立面向全體學生、體現素養導向、強化過程體驗、促進主動學習的小學生綜合評價制度,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促進學校切實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育人為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心每個學生,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使學生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於標準。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圍繞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學科關鍵能力,從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建立健全評價標準,形成課程、教學、評價相一致的評價體系。

  (三)多維多樣。多維度描述小學生成長過程和學習成效,評價內容豐富多彩,評價方式適切多樣,評價主體多元,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習、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四)因校制宜。學校要圍繞學生培養目標,根據學校實際及學科特徵,建立科學、易行、有特色、富有實效的學生評價體系,引導“雙減”落實。

  三、評價內容

  小學生綜合評價內容包括品德表現、學業水準、運動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實踐五個方面。

  (一)品德表現。主要反映小學生道德認知和品行表現等方面的情況,包括愛黨愛國、誠實守法、文明禮貌、交流合作等。重點考察日常品行表現和行為習慣、責任感、交流合作的意識和技能以及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學業水準。主要反映學生在各學科達到課程標準的情況。包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興趣習慣養成及進步情況,以及思維能力和實踐創新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三)運動健康。主要反映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修習、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和參與校內體育比賽的情況。包括身體機能、形態情況、運動能力,學會運用健康與安全的知識和技能、形成健康生活的方式,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關注學生運動特長的培養。

  (四)藝術素養。主要反映學生音樂與美術課程的修習情況,學生在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創意實踐等藝術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以及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等領域體現的藝術特長情況。

  (五)勞動與實踐。主要反映學生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修習情況。包括日常勞動中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品質,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的經歷與成果作品。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探索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等綜合能力的評價。

  四、評價方法

  改進結果評價,採用分項等級評價與寫實記錄客觀描述學生各方面的水準與發展,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開展學生發展述評。加強過程評價,推進表現性評價,在改進紙筆考試的同時,探索推廣實踐性評價,倡導協商式評價,關注學生真實發生的進步,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完善綜合評價,體現學生在認知、情感、社會性和行為表現的典型變化,體現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的綜合性和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用。

  (一)寫實記錄。寫實記錄學生的視力、體重指數(BMI)等體質指標及發展變化狀況;參與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與興趣特長髮展情況;勞動與綜合實踐活動、各類拓展性課程等的修習經歷與主要成果作品情況以及學生成長的關鍵事件等。

  (二)分項評價。各學科遵照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學習過程,從內容領域、學業水準與過程表現等方面實施分項評價,體現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分項診斷,形成學生個體發展畫像,引導學生改進學習。分項項目根據學科課程標準、學校實際與學段差異來確定。

  (三)過程指導。可從課堂參與、隨堂練習、課後作業、活動體驗等方面評價並指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與習慣,掌握科學學習方法,融評價與學習于一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納入結果評定,不同年段過程評價在結果評定中的佔比由學校自行決定,總體上佔比不低於30%,部分學科可以用過程評價代替結果評價。

  (四)實踐測評。充分發揮實踐的獨特育人功能,探索通過真實情境的實踐任務考查學生的知識理解、技能掌握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跨學科學習。推廣聽説實踐、實驗操作、主題演講、情境測試、項目學評、展示述評、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表現性評價,通過公開或協商形成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學習。

  (五)民主評議。在寫實記錄、分項評價、實踐測評的基礎上,採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評議相結合,按一定權重比例合成確定等級。倡導協商式評價,增強學生自我總結、反思、改進的意識,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民主評議結果通過綜合報告單告知家長和學生。如開展評優評先,應注重公開、公正和公平。

  五、評價結果呈現

  (一)等級呈現。採用分項等級、客觀記錄或評語的方式進行評價,等級表達可以多樣化,體現激勵診斷功能。建議學業水準的等級分四個,其他指標的等級分三個。教師評語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客觀體現學生個體的典型表現和發展變化,突出激勵和指導。學校分年級或學段制定等級操作標準,避免簡單地用筆試成績或比例劃分等第。

  (二)等第比例。分項等級評價的等第比例應根據學生達到課標要求的差異和學習激勵的需要來確定。如要進行學科總評,等第比例由學校根據本校實際確定優秀比例,實行總量控制。五、六年級優秀比例不少於40%,做好與初中評價的銜接工作。

  (三)綜合報告。各校可參考《小學生發展綜合報告單》基本樣例進行創造性設計與運用,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全面呈現學生發展狀況和努力方向,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品質觀。可建設網絡評價平臺,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使學生成長記錄工作操作簡單、便捷有效。

  六、改進考試管理

  (一)加強考試管理。

  各校要加強校內考試管理,減少考試次數。一、二年級不進行期末紙筆考試,採用活潑多樣的實踐性評價;三至六年級降低學業評價中紙筆考試的權重,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實踐性評價。各地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統考統測,不簡單將考試結果作為評價學校的依據。

  (二)提高考試命題品質。

  各地各校要全面推進基於核心素養的考試評價,加強考試評價與課程標準、教學、作業的一致性,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優化試題結構,增強針對性,豐富題型,合理控制難度。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增強試題的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提高試題信度和效度。

  (三)提升教師考試評價能力。

  增強考試評價的育人意識,注重伴隨教學過程開展評價。做好考試結果的整體分析與科學運用,找準教與學的改進方向。尊重學生成績隱私,不以任何形式公佈成績及排名,淡化學生間的橫向比較,有效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七、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籌,完善機制。

  各市、縣(市、區)教育局要將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融入“雙減”工作體系,加強統籌管理和協調,制定區域推進方案,協同推進學校評價與教師評價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營造宜教宜學的教育生態。各地教研部門等要指導各學校研製契合學校實際的操作手冊,改進小學生發展綜合報告單。

  (二)試點先行,有序鋪開。

  2022年開始,每個設區市確定至少1個縣(市、區)開展整體試點,其他縣(市、區)選擇城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若干所學校先行試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各市、縣(市、區)要加強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及時發現和破解推進過程的問題。

  (三)加強指導,總結成果。

  各級教研部門要組織教研員深入學校和課堂,解決教師在實踐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教科研部門要發揮學術引領作用,設置專項課題,及時總結和推廣評價改革成果;師訓機構要採用先行經驗介紹、案例分析、現場展示、主題論壇、專題研修等方式,開展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培訓,提高各類人員對評價改革的認識,切實提高學校、教師評價能力。

  (四)因校制宜,鼓勵創新。

  學校依據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總體要求,設計具有課程特點和校本特色的評價方案,落實規定動作,完善學習過程評價與考試結果評價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大膽創新,探索綜合能力評價,成熟後逐步推廣。各地和學校積極開展評價研究,分享多元化的小學生綜合評價資源,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五)場景導向,數字賦能。

  深入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數字化改革,採用省級制定評價指標框架與數據標準、區域建設、學校使用的工作思路,提高便捷採集教育數據的路徑和方法,實現及時評價。省教研室明確評價內容、制定評價標準,基於數據改進學教行為,為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提供科學指引。省教育技術中心設計數據採集流程,豐富採集方式,明確平臺開發路徑,研製數據標準,建立省、縣、校三級數據對接機制,引導學校繪製學生成長畫像。

  (六)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各地要積極組織交流與展示活動,充分運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面向家長、社會宣傳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重要意義、典型經驗和案例,引導全社會樹立全面發展的品質觀和科學的教育評價觀,讓家長、教師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綜合評價、學科分項等級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對小學生成長髮展的意義和價值,為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品質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八、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在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中重點有哪些任務?

  答: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是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具體管理者。要高度重視本項工作,確保整個改革平穩有序落地,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任務: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管理統籌。評價改革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工作,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本次評價改革,落實對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推進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統籌協調,納入“雙減”工作體系。

  二是制定推進計劃,責任到人到事。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制定推進計劃,明確試點學校、改進重點及推進步驟,指導學校制定校本評價手冊,研製校本學生發展綜合報告單,開展教師操作培訓,落實小學生綜合評價。

  三是聚焦重點,實現攻堅克難。聚焦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中的非紙筆測評、實踐性評價、表現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學生綜合發展報告單研製等重點,召集教研室、校長、骨幹教師共研共學,集團體之力攻克難關,真正把本次改革落到實處。

  四是協同推進,保障高質推進。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的推進,需要縣(市、區)加強學校考試管理,不組織任何形式的區域性統考,不進行學業成績的校際比較,不簡單將考試結果作為評價學校的依據,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同時有效組織區域力量,提供技術支持,保障改革順利落地。

  九、《指導意見》印發後,近期有哪些推進舉措?

  答:“浙裏優學”提出浙江要成為全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先行省,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系統工作的重要環節。《指導意見》印發後,近期重點落實四方面的舉措:

  一是制定計劃,確定試點區校。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從政策制定、宣傳推進到部門協同、攻堅克難,責任到人,落實到位。通過公開申報確定試點區和種子校,明確改革重點和推進步驟。

  二是深入研究,編制操作指南。按義務教育新課標,省教研室小學段教研員將組織專家編寫各學科的操作手冊,編制評價指南,培育與發現典型案例,採用理論和案例的方式,幫助教師儘快掌握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評價方法。

  三是組織培訓,開發各種資源。各地研訓部門圍繞政策解讀、改革重點、組織實施等實施分層、分類的培訓,幫助試點區和種子學校在正式實施之前完成首輪培訓,幫助廣大教師準確理解新理念、新要求。

  四是總結經驗,推廣典型實踐。省教育廳及教研室及時開展試點區及種子學校的培訓交流,及時總結各地的經驗和方法,發揮試點地區和試點學校的先行示範和引領作用。

  十、小學生綜合評價結果,將會如何使用?

  答:浙江已經實行多年的按學區劃分、學生免試入讀初中的招生政策,所以小學生綜合評價結果,不會作為學生入讀初中的憑證,不會影響學生在初中的發展。但小學生綜合評價將集中記錄學生成長軌跡,全面展示學生的綜合素質,將作為附件伴隨學生升入初中,作為資料和憑證,幫助初中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記者 紀馭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