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合肥市高品質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讓城市安全韌性更強
2022-08-01 11:08:15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近年來,合肥市高品質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目前已實現主城區中高風險區域城市生命線風險監測預警全覆蓋,並拓展延伸至四縣一市重點區域——讓城市安全韌性更強

  隨著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高品質推進,目前,合肥市各類管線共計入廊370.5公里,其中管廊試點項目管線入廊350.9公里。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份,合肥基本實現主城區中高風險區域城市生命線風險監測預警全覆蓋,並拓展延伸至四縣一市重點區域。到今年底,風險監測預警範圍將由城市生命線領域全面拓展至公共安全、生産安全、自然災害等領域,實現“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三大功能,讓城市安全韌性更強。

  怎麼建?

  ——綜合“一張圖”,共織“一張網”

  盛夏時節,位於合肥市南艷湖畔的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內忙碌而有序。走進該院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中心,正墻上方一塊巨幅顯示屏引人注目。

  “合肥市高度重視城市生命線安全,依託我們在全國率先開展監測系統的研發,大力實施應用。”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梁光華告訴記者,通過24小時值守,他們第一時間為地下管線的風險處置提供搶險、開挖、泄漏點位溯源等技術支持,對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進行趨勢研判。

  近年來,隨著合肥城市規模逐步擴大、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地下管線增長迅猛,城市“生命線安全”日益面臨挑戰。

  “如何探索地下管線建設管理規律、創新建設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管理處處長李家富説。

  堅持規劃優先。合肥市結合國土空間佈局、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地下空間利用,編制了《合肥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2016—2030年)》,按近期、中期、遠期分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723.6公里,構建“幹—支—纜”相結合的管廊系統,全面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目前,合肥正在開展該規劃修編工作,以進一步提高規劃的適用性。

  規範建設行為。嚴格把控管線建設源頭,組織召開由道路建設單位、道路設計單位、管線建設(産權、管理)單位和市直相關部門參加的管線綜合方案設計審查會,形成“管線綜合一張圖”。同時將地下管線工程建設許可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施統一管理、分級核發,確保地下管線按審查合格的規劃設計有序施工,避免了道路施工出現混亂和管線損傷,提升了城市地下空間集約高效利用水準。

  制定建設標準。《合肥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指南》從技術層面指導全市綜合管廊建設。與此同時,該市還編制完成了《安徽省綜合管廊信息模型應用技術規程》等規範,為管廊建設運營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截至目前,合肥入廊管線設計長度529.19公里,各類管線共計入廊370.5公里,其中管廊試點項目管線入廊350.9公里。在綜合“一張圖”中,共織“一張網”。

  怎麼管?

  ——共用“一平臺”,齊下“一盤棋”

  “去年6月19日,監測發現翡翠路燃氣RQ5220點位報警濃度達4.06%VOL,發現險情後,監測中心立即啟動聯動機制,燃氣維修人員15分鐘內到達現場復核,確認為管道法蘭漏氣並及時修復,避免險情進一步擴大。”説起這起泄漏事件,李家富仍心有餘悸。

  此前,合肥市地下管線基本上由各建設單位多頭鋪設、各自管理。20多種管線、30多個職能和權屬部門,現狀不明、“家底”不清。“重建設輕維護”的管理模式,往往積小患成大禍。

  創新機制。2015年5月,合肥成立了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牽頭,聯合市財政局、交通運輸局、重點局、供水集團、燃氣集團、熱電集團、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單位組成專項工作小組,形成了“政府統籌領導、多部門協同聯動、統一監測服務”的分級聯動工作機制,在多家權屬責任單位及時響應、相互促進中,實現“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

  智慧監管。2017年起,合肥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開展實施了城市生命線工程,搭建了相關安全運行監測平臺。該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管廊本體、入廊管線一體化在線監控管理。“科技賦能,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線的整體安全性。”梁光華説。

  幾年來,合肥市建立了各類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等數據庫,初步構建了地下空間數據資源中心,實現了地下管線數據採集、“互聯網+”移動巡檢、數據共享應用和檔案資料歸檔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創新管理機制後,城市安全監測系統覆蓋範圍內的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約下降60%、風險排查效率約提高70%,有效提升了合肥市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合肥市應急管理局一位負責人説。

  地下綜合管線統一平臺監管以來,為城市生命線一、二期建設和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信息數據支撐,有效避免了地下管線多頭管理和雜亂無章,實現了城市管線規範建設、科學有序,大大減少了“馬路拉鏈”和管線事故。

  怎麼用?

  ——栽下“一片林”,同享“一園春”

  “以‘整體監測、動態體檢、早期預警和高效應對’為內涵的‘合肥模式’,開始加速從實驗場走向城市應用場。”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市正加速統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管理的創新成果運用。

  記者了解到,合肥城市安全生命線監測系統平均每天處理數據500億條,每月推送報警信息92.8條,已成功預警防範燃氣管道泄漏235起、供水管網泄漏81起。目前該系統累計為各類工程建設、水環境治理、生命線工程建設等提供近14萬公里管線信息,節約探測費約4億元。

  為推廣合肥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創新經驗,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曾在《建設工作簡報》第16期整期刊發《合肥市初步建立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新機制》,供全國各地學習借鑒。國家應急管理部高度肯定合肥將工程科技與管理科學融合的創新成果,並總結為“清華方案·合肥模式”,推薦在全國300多個城市實施。

  隨著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高品質推進,到今年6月份,合肥基本實現主城區中高風險區域城市生命線風險監測預警全覆蓋,並拓展延伸至四縣一市重點區域。到今年底,風險監測預警範圍由城市生命線領域全面拓展至公共安全、生産安全、自然災害等領域,實現“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三大功能,讓城市更加安全。

  作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管理的創新成果,合肥城市安全運行監測系統運行模式已在10多個“一帶一路”國家、全國30多個城市推廣,累計實現産值30億元。

  “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有效避免城市公共安全事故,才能讓城市更安全、讓生活更美好。”合肥市一位負責人表示,該市正在按照安徽省相關要求,謀劃組建城市生命線産業集團公司,進一步深化“合肥探索”,努力成為城市生命線産業發展的開拓者和引領者。(安徽日報 記者 許根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