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數字浙江     |      直觀中國      |      長三角      |       看浙裏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
2022-09-07 17:19:12來源:浙江新聞編輯:賈曉茹責編:趙銀平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_fororder_5

在“未來景區·安心玩”應用的加持下,長興“龍之夢”景區遊客感受到更加貼心的服務。受訪者供圖

  暑期旅遊旺季,記者發現台州悄然興起一種“線上游熱”:用720度VR全景,遊覽神仙居景區等大小景點;循著“浙東唐詩之路”等精品攻略,深度遊歷山水;看視頻學做各縣名菜,品味背後的文化典故……“線上看明白,線下游就省心。”台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説,這是有“旅遊百寶箱”之稱的新版“遊省心”應用的使命。它入選了全省數字文化系統第三批優秀應用名單。

  數字文化是數字化改革新增的“跑道”。今年2月28日召開的全省數字化改革推進大會上,數字化改革“152”體系迭代升級為“1612”。其中從“5”到“6”,增加的就是數字文化系統。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説,它將為浙江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提供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新賽道開啟半年來,數字文化系統在理論引領、輿論引導、文化惠民、文旅融合、文明培育五大“跑道”上,不斷上新。尤其在基層出現了一批有實效的好應用:杭州富陽的“富春風尚匯”、嘉興的“紅色資源在線·紅色潤心”、長興的“未來景區·安心玩”、紹興越城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傳承應用、溫嶺的村社傳播通……它們讓數字文化系統走入千家萬戶。

  數字文化,如何影響浙江基層治理?在推進文化浙江建設中有哪些作用?

  讓文化服務便捷高效

  推動實現“人的現代化”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_fororder_6

衢州“數智文化空間站”上線,市民有了“智慧文化管家”。衢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把魚類簡筆畫上色後,用AR裝置掃描,投影幕布上就有魚兒水中游;走進“元宇宙劇場”,浙江自然博物院的100多個數字化展覽、50多個藏品講解、教育項目的短視頻及展項微電影,都可點擊或語音對話觀看……最近,全國首家“24小時博物館”在杭州開放,記者現場體驗了一個“奇妙夜”。

  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長嚴洪明告訴記者,“24小時博物館”受場地所限,面積只有300平方米左右,“但數字化技術的‘加持’,卻讓這個小型博物館變成無窮大。”

  這種“足不出館,遍覽全球”“邊玩邊學、寓教于樂”的全新觀賞體驗,正在普及。前不久,“浙江智慧文化雲”上線“浙裏辦”APP。它歸集了全省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的文化數據資源。群眾可以預約展館,觀看雲展播、上網課,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未來5年將高水準推進人的現代化。多位專家指出,對個體而言,這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即公民的道德素質、健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法治素養、數字素養大幅提高。這一目標如何實現?

  “現代社會,人們的體驗方式、交互模式、傳播路徑等與過去已經完全不同。”蘭建平直言,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重新定義文化,是數字文化所長,也是發揮其在推動人的現代化等領域實用實效的所在。

  中辦、國辦近期印發的《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

  浙江的數字文化,正在不斷創新利用數字化手段,讓文化服務泛在可及、便捷高效。

  “我想去聽戲,以前到處問還不一定問得到,現在手指點點就有了。”今年7月,衢州“數智文化空間站”正式上線,衢江區市民張女士形容自己有了一名“智慧文化管家”,不僅可以查詢家附近有哪些好玩的演出、展覽等文化活動,還可以根據她所在位置,實時顯示周邊步行15分鐘範圍內的圖書館、南孔書屋、特色文藝村等空間信息。

  “它還是衢州全市文化資源的‘大管家’。”衢州數字文化系統推進辦相關負責人説。基層文化服務往往存在供需矛盾較突出、與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能完全適應等問題,群眾獲得感不強。如今,空間站集成15分鐘品質生活圈、文化地圖、文化日曆等20多個場景,匯集全市公共文化空間近4000個,特色文化人才1.3萬餘名、文化共建組織120余家……讓市民各得所需,也讓文化人士各展其能。

  思想觀念的現代化,被視作“人的現代化”的靈魂。將時代精神與民族文化氣質相結合——這是“富春風尚匯”應用場景給人的第一印象。它如今已在富陽全區推廣。

  “文明建設,群眾都是參與者、受益者。新應用搭建了一個開放參與的平臺,鼓勵群眾參與志願活動、見義勇為、無償獻血等,也可及時發現、褒獎最美人物。”富陽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説,當地各鎮街還因地制宜開發了“孝德指數”“安禾家規”“永昌風尚榜”等子應用,讓本地的孝道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明有機結合,也讓“百家爭最美,人人比風尚”成為可能。

  在第三批省數字文化系統優秀應用名單中,有很多文明建設相關的類似案例,如杭州蕭山區文明城市數智應用、浙裏甬文明、海寧市文明“全指數”數字化應用等。

  “文明創建,也是一次文明的洗禮。”蘭建平説,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和“化人”。借助數字化,可以在文明創建中不斷拓寬個人成長通道、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實現“人的現代化”。

  催生一個個新業態新玩法

  産業、城市發展有了新打法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_fororder_7

遂昌門陣村,一個個車隊來這裡打尖、遊玩。“麗水山路·山民共富”自駕遊公共服務協同應用成為山區旅遊的“百寶箱”。遂昌縣委報道組提供

  週末,一輛輛越野車扎進仙霞嶺山脈,來到遂昌北部的門陣村打卡遊玩。

  “沒想到,山裏人想方設法要離開的盤山路,成了城裏人慕名來打卡的‘網紅路’。”門陣村黨支部書記張紅梅坦言,山村“走紅”背後,有“麗水山路·山民共富”自駕遊公共服務協同應用的很大貢獻。

  打開應用一看,散落在麗水大小山川的資源被組合成22條主題自駕線路,目的地怎麼開、沿途有哪些景點、有哪些正宗美食等遊玩攻略都被精心安排。上半年,該應用帶動相關景點遊客猛增了8倍。

  “應用瞄準的是旅遊業發展新方向。”麗水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説,後疫情時代,傳統的“大巴組團、吃飯拍照”式旅遊正成為過去,短途遊、自駕遊、文化遊等受到熱捧。正在升級的3.0版應用,將集納麗水市域範圍內自駕、徒步、涉水、露營等各種形態的旅遊線路,並綜合旅遊、文化、山民共富等多種業務模組,“打造一個山區旅遊的‘百事通’和‘百寶箱’。”

  無獨有偶,在海島嵊泗,一個叫“離島e宿”的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正在助推當地民宿産業升級。它實現了政府監管、運行管理、遊客服務平臺“三合一”,特別是讓遊客自助快速辦理入住,在旅遊旺季大大縮減辦入住時間,提升遊客入住體驗感。

  催生很多新業態、新玩法的同時,數字文化應用也讓許多傳統文旅産業迎來“又一春”。

  在“中國石雕之鄉”青田,記者見到正在“尋寶”的溫州人葉先生。自詡“菜鳥”的他眼光卻頗為“毒辣”,讓賣家讚不絕口。

  “我有電子尋寶圖。”葉先生亮出“殺手锏”——“浙裏辦”APP上的青田石雕數字化應用,上面有一個6月剛上線的石雕溯源場景應用,每件産品的作者、石種、雕刻技藝等信息一目了然,手指一按就可查信息、估值。

  從多年玩家都要“慎之又慎”,到如今“菜鳥”也可放心參與,浙江十大歷史經典産業之一的青田石雕進入發展新階段。青田石雕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説,當地利用區塊鏈技術,搭建涵蓋石雕藝術品申報、管理、溯源三端的數字化應用,把石雕從石礦到成為藝術品再到交易的全生命週期都管了起來,啃下了阻礙行業擴大發展的“硬骨頭”。

  數字文化對地方發展的促進是多方面的。

  一個叫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傳承的應用,讓紹興實現古城保護與群眾對現代化生活的追求相匹配,步入城市發展新階段。

  有2500年建城歷史的紹興古城,文物古跡多、人口集中、經濟活躍,但管理部門職能交叉,存在整體風貌管控難、資源活化利用難等諸多難題,城市有機更新難度極大。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傳承應用,歸集了旅遊、交通、地下空間等302類數據,搭建起一張基於省域空間治理應用的實景三維底圖,聚焦古城保護、傳承、利用3大核心任務。

  在治理端一塊大螢幕上,記者看到,9.09平方公里的紹興古城,每間老房子、每塊被腳步磨光滑的石板,毫釐畢現。打開面向市民的“紹興古城”應用,數據又支撐起在線欣賞古橋、臺門、名人故居等的“漫遊古城”服務,以及查詢衣食住行信息的生活服務。

  “部門想謀劃新項目,有了‘智慧參謀’;遊客想參觀古建築,可以網上‘雲遊’;市民發現不文明行為,可以上報。”紹興市名城辦副主任徐國峰舉例説,古城內某地要新增一條管道,以前要多個部門挨個問過來,現在借助應用就能做施工方案。

  在數字文化應用的一幀幀圖像中,我們可以看到浙江發展的新變化。

  文化與治理因數字化相融合

  釋放基層治理更大潛能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_fororder_8

在“未來景區·安心玩”應用的加持下,長興“龍之夢”景區遊客感受到更加貼心的服務。受訪者供圖

  走進長興的“龍之夢”景區,這裡規模相當於4個上海迪士尼。我們先為景區的“大”而驚訝:太湖古鎮內人頭攢動,嬉水世界熱鬧紛呈,動物世界內遊客絡繹不絕……但隨之發現,這裡少了某些景區的“大”煩惱:停車場有空余位指示;“掃臉”入園,只需10秒;上廁所不用排長隊……

  “這裡有‘未來景區·安心玩’應用的功勞。它推動景區管理從事後處置變為事前預防、從粗放管理為精準管理。”景區相關負責人説,依託省市縣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和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該應用歸集了11個部門各類數據3900余萬條,形成一個景區的“孿生兄弟”。有了它,景區實現“識別—研判—預警—管控”全鏈條式閉環管理,遊客通過手機就能獲取預定、資訊、引導等一站式服務。

  應用上線以來,景區在人力投入減少七成多的同時,事件發生率降低40%左右、事件處置效率提升90%以上。

  從一個景區的變化,可以讀出數字文化推動全省治理提質的巨大潛能。

  “現在的宣講很靈,都是我想了解的。”“剛回老家,就收到了最新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太及時了。”……在學習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熱潮中,溫嶺迎來一位特殊的“宣講師”:“村社傳播通”應用。它可以通過大數據畫像,按照企業家、創業大學生、村幹部等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精準推送內容,實現宣講的“基本普及+個性定制”。

  村社是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但一直面臨政策、服務等信息傳播“眾口難調”等難題。溫嶺融媒中心總編王軍波介紹,“村社傳播通”的突破在於堅持用戶導向,建立了一個細至300多類的用戶畫像庫,充分匹配信息傳播供需兩端,實現精準傳播、“千人千味”。

  現代化的治理需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各類信息及時傳遞、反饋、互動。在蘭建平看來,這正是數字化所長。7月11日,龍遊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專題學習會;遠在200公里外的杭州,省理論學習中心組巡聽旁聽工作組通過“網上巡聽旁聽”應用實現大屏“雲圍觀”,完成了巡聽旁聽全過程。這是我省首次以線上形式開展巡聽旁聽工作。該應用是浙江創新“下情上達”又一渠道。

  文化治理,文化既是治理的對象,又是治理的媒介。眾多場景應用告訴我們,兩者通過數字化融合,效用更大。

  最近,在嘉興秀洲區沙家浜村文化禮堂,“紅色資源在線·紅色潤心”應用“攜手”微型黨課、紅色歌曲、紅色話劇等節目正式亮相。村民們欣賞完精彩節目後説:“原來,我們可以通過這麼多形式參與守護‘紅色根脈’。”

  而這,正是該應用的主要任務:借助數字技術,激發全民參與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

  據省文物局網站數據顯示,浙江目前共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81處、省級文保單位869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47處、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9061件/套。“深厚歷史底蘊是浙江文化的標識。”著名考古學家杜正賢説,數字技術將使傳統文化得以更全面、安全、準確地“承”下來、“傳”下去。

  如今在浙江,類似應用還有很多。省文化旅遊廳的文物安全智慧監管、溫州“古系列”保護應用、泰順的文化遺産保護應用、蘭溪的不可移動文物智慧管理應用、麗水松陽“拯救老屋”多跨場景應用……它們夯實了“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根基。

  “數字文化”上新的同時,也在“更新”浙江的未來。

  【浙江新聞+】

  記者手記

  期待更多好應用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_fororder_9

“浙裏辦”APP上的青田石雕數字化應用。

  採訪數字文化系統建設推進情況,尤其是基層的狀況時,確實給人有一種“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的感覺。我們觀察發現,好的應用,往往都是善於發現並解決問題的。比如以下兩個應用,儘管涉及領域差別很大,但進行對比正好能夠説明一些問題。

  一個是泰順的文化遺産保護應用。“有了它,我們保護廊橋等文物心裏有了底氣。”採訪泰順縣文博館副館長陳松年時,他正在冒雨巡查“國寶”北澗橋,手機上打開的正是文化遺産保護應用,實時呈現北澗橋的建築結構狀態、內外部視頻影像,以及上游水位、雨量、是否有地質災害隱患等信息。系統一旦判斷有危險,會提早3至12小時預警。

  泰順是文物大縣,但專業工作人員不到10人,“小馬拉大車”現象突出,直到新應用重塑了基層文保工作模式。它匯集省市縣文物文博、水利、氣象、資規等17個系統2500多萬條數據,覆蓋從日常監管、應急處置到價值挖掘等文保工作全鏈條。陳松年興奮地説,文保終於不再是孤立的、被動的,而是系統的、主動的。

  另一個是台州仙居的“東籬之家”未成年人德育智護應用。這是一個服務當地6300名留守兒童的應用,它的使用者是數萬名家長、教師、基層幹部和志願者。仙居下各鎮“東籬之家”關愛基地負責人王雪娟告訴我們,“服務孩子不能套用面向成年人的模式,要建立一種長期的、多維度的、主動介入、快速響應的服務方式。”這一應用,針對留守兒童內向敏感、沉迷網絡等成長的煩惱,或想學琴棋書畫等微心願,整闔家長、教師、部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相關資源進行精準服務。

  這兩個應用都有這樣的共性:一是智慧化,文化遺産保護應用會綜合環境變化提前預警,“東籬之家”則可以針對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産生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並提供處置方案;二是系統重塑,它們改變了這兩項工作的傳統模式;三是解決實際問題又能推動未來發展,比如文化遺産保護應用,解決的是基層文物保護難的迫切需要,但也為挖掘文物價值、進行傳承創新等留好了足夠的發展空間。

  經濟社會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通過大數據分析有助於發現規律並進行有效預判。一個好的應用,就是要因解決問題而生,不僅發現並解決當下的問題,同時也能發現並探索解決未來的問題。相信浙江能誕生更多這樣的應用。(記者 金春華 謝丹穎 李嬌儼 施力維 徐添城 于山 通訊員 葉禮標 朱敏 張澤民 陳祥磊)

  掃一掃

  看數字文化新應用

數字化改革新“跑道”開啟半年 數字文化系統這樣影響浙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