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鋪就鄉村“振興路”
2022-10-14 10:18:31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鋪就鄉村“振興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全面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推動貧困地區交通運輸條件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一時期成為甘肅農村公路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發展成效最好、老百姓受益最多的十年。

  “自從這條路修好了,種的核桃、花椒再也不愁賣不出去了。”天水清水縣草川鋪鎮黃崖村村民李金喜指著平坦寬敞的縣道307線説。

  這是一條全長48.24公里的農村路,起于天水市麥積區社棠鎮南崖村,跨渭河、越盤龍山,一路延伸,止于清水縣永清鎮南峽村,是當地重要的農村運輸通道。因道路品質過硬,管理機制到位,沿線風景優美,這條路于2021年5月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很難想像,幾年前這條路還曾是一條破損嚴重、坑坑洼洼的“爛泥路”——遇到大雨天,常常會出現水毀塌方,群眾外運農産品往往要靠人扛肩挑。

  隨著全省農村公路的大建設深入開展,2018年,307線被省交通運輸廳列入全省農村公路建設計劃。一年後,新道路建成通車,包括李金喜在內的許多群眾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

  “收貨的車直接能開到家門口。去年靠賣核桃和花椒,家裏就收入將近10萬元。”説起變化,李金喜笑容滿面。

  307線的脫胎換骨,只是過去十年甘肅農村公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累計投資約914億元,大力實施縣鄉道提質改造、建制村通硬化路等項目。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9.8萬公里,累計投資914億元,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車。

  2021年底,甘肅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2.5萬公里,基本形成了“內通外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

  建好,還需管好、養好、運好。

  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甘肅省率先在全國成立正科級事業編制的鄉鎮公路管理所,建立起“縣有養護站、鄉有管理所、村有管理室”的三級養護機構,縣鄉村三級路長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公路由粗放管理實現有機構管養、有專人負責。

  目前,全省已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451條,城鄉一體化發展水準達到4A級及以上縣市區比例達82%,農村客運實現由“開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轉變;縣鄉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100%,村級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78%,農村地區基本實現了“運有所達”。

  “四好農村路”修的是路,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繫的是黨心民心。

  如今的甘肅,正在搶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持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全省農村公路里程正以每年新增1萬公里的速度不斷延伸。到2025年,隴原大地所有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將全部通上硬化路,老百姓便捷出行、致富增收的道路將越走越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