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威天祝 塑造美麗宜居鄉村新風貌
2022-11-15 09:05:23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天祝 塑造美麗宜居鄉村新風貌

  深秋時節,天祝縣63個示範村建設也迎來大“豐收”。

  在天祝縣西大灘鎮壩堵村,原本廢棄的殘垣斷壁,化身為草木葳蕤的小遊園;曾經異味熏天的破舊畜棚,變身為古色古香的小涼亭……

  “過去我們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土路,現在家家戶戶住進了磚瓦房,還鋪設了彩色瀝青路,硬化道路都通到了家門口。”提起村裏的變化,西大灘鎮壩堵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多忠感慨道。

  近日,天祝縣石門鎮大塘新村群眾陸續搬進了新家園。看著眼前乾淨整潔的鄉村道路、頗具特色的農家庭院,石門鎮大塘新村村委會副主任祁成福心裏樂開了花。

  “按照鄉村建設規劃,我們村的民俗餐飲等已經全部建設好,明年春天就能接待遊客了。”祁成福説。

  石門鎮立足資源稟賦,充分利用多元的歷史文化資源,結合石門溝自然風光,將大塘新村、維芨灘村打造成天祝縣400公里風情線上集餐飲、娛樂、觀光為一體的重要黃金節點,讓美麗鄉村帶動群眾增收。

  西大灘鎮和石門鎮的美麗蝶變只是天祝縣鄉村建設示範行動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今年,天祝縣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投資5.3億元,在全縣規劃建設63個鄉村建設示範村。

  天祝縣不僅在美化村莊“面子”上下功夫,更在培育鄉風文明“裏子”上費心思。

  在天祝縣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文化廣場,各個角落都能看到鄉風文明的宣傳標語。隨著移風易俗活動的深入開展,炭窯溝村婚喪事宜大操大辦的陋習逐漸消失,而捐資助學、建設家鄉則成為鄉風文明新風尚。

  “現在不僅農村的村容村貌在變,村民的思想觀念也在變。以前的喪事都是大操大辦,花費很大,現在吃一碗燴菜,事就辦了。”天祝縣抓喜秀龍鎮炭窯溝村村民岩茂懷説。

  在文明鄉風培育上,天祝縣通過制度保障、實踐養成、教育引導等多種方式,紮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大力弘揚家庭美德,使文明新風寓教于樂、深入人心。

  隨著示範村建設的深入推進,如今的天祝縣廣大鄉村正悄然發生著可喜變化,村莊變景區、田園變公園、風景變“錢景”……一個個美麗鄉村有顏值更有價值。(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孔慶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