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蘭州理工大學:以高水準科技創新支持地方高品質發展
2022-12-12 10:14:56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以高水準科技創新支持地方高品質發展——蘭州理工大學十年來科技工作成就

  揚帆起航,砥礪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蘭州理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國家、行業和區域重大需求,將科技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不斷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增強學校科技創新能力,深化産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解決了一批西部地區和行業發展的關鍵工程技術問題。

  十年來,學校始終秉承“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紅柳精神”,實施“有組織的科研”,持續優化學科專業佈局和科研方向,強力推動學校整體科研水準的提檔升級,基本建成了一流工科、堅實理科、特色文科,進入國內同類高校高水準大學行列。

  瞄準科技前沿 夯實創新基礎

  在“四個面向”思想的指導下,學校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先後修訂出臺了《學校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包乾制”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暫行規定》等系列文件,積極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進一步完善落實科技激勵制度,釋放科技創新潛力。

  數據無言,擲地有聲。十年間,學校累計發表高水準論文6143篇;專利授權1514項,軟體登記487項;獲得各類省部級獎勵136項。其中,在土木工程防災減災技術、有色冶金成套裝備、材料涂層防護技術、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甘肅省産業“三化”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等方面獲得6項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學校創新創造的成果不僅惠及國內,也走向了世界。

  2014年,國際著名的美國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學校材料學院陳劍虹教授的英文專著《Micromechanism of Cleavage Fracture of Metals——A Comprehensive Microphysical Model for Cleavage Cracking in Metals》(《金屬解理斷裂的微觀機理——金屬解理斷裂的綜合微觀物理模型》),是全球首部專注于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研究的原創性專著,也是反映我國學者在金屬解理斷裂微觀機理領域學術研究水準的一個重要標誌。2017年11月,學校科研品質管理體系獲得ISO9001認證證書,成為全國第三家取得ISO9001科研管理品質體系認證的高校。

  加強學術交流,追蹤學術前沿,是持續創新的基礎。

  2018年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205期雙清論壇,2019年舉辦甘肅先進製造高端論壇,2020年舉辦全國工業設計一流專業建設暨敦煌設計形態學學術研討會,2021年舉辦中國鎳鈷金屬新材料技術創新論壇等國內高水準學術會議……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與交流活動,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師生學術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學校在行業和學術界的影響力。

  為進一步拓展師生學術視野,觸摸學術前沿,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十年來,學校著力打造“紅柳文化大講堂”,形成了以“紅柳講壇”為代表的特色學術品牌,成為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和重大影響力的高端學術載體。同時,為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學校交流活動,學校每年設立100萬元學術交流基金、組織舉辦50余場次高水準學術報告,先後邀請胡文瑞、鄭曉靜、柴天佑等百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作學術報告。

  打造骨幹團隊 強化人才支撐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長期以來,學校十分重視科研骨幹和團隊建設,制定實施了紅柳優秀青年、傑出人才、團隊建設計劃,設立了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基金,通過遴選骨幹、重點培育,凝練重點科研方向,形成以領軍人才為核心、梯隊結構合理的科研創新團隊。同時,加大對科研團隊的扶持力度,支持團隊成員主動走出去,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強化影響力,打造大品牌。

  截至目前,學校已有2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8個甘肅省基礎研究創新群體計劃團隊,8個甘肅省高校協同創新團隊建設計劃,11個校級紅柳科技創新團隊。

  “紅柳一流學科建設計劃”“紅柳傑青資助計劃”“紅柳優青支持計劃”是學校緊密銜接國家各類人才項目、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品質的有力舉措。“十三五”以來,共有超過200余名青年教師獲得紅柳計劃優青資助,有效解決了制約人才發展的經費難題,為學校優秀人才潛心開展高水準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搭建了優秀人才快速成長的平臺。

  青年教師始終是學校科研的後備力量,更是科研創新團隊的生力軍。為培養青年教師的科研興趣,引導其深入挖掘研究領域,積極參與和聯合申報科研項目,2012年起,學校每年設立150萬的科研發展基金,為科研隊伍梯隊的形成提供強力支撐,確保學校科研工作可持續發展。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興。人才帶頭,團隊協作,學校的創新成果格外亮眼。

  “有色冶金成套裝備及信息集成技術”特色科研團隊的科研成果走向全球;“西北惡劣環境條件下土木工程防災減災研究”團隊紮根西北,創新性研究成果融入國家或地方規範;在學校大力支持和胡文瑞等專家的悉心指導下,學校工程學、材料學和化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曹潔、杜小澤、張雲升、王國英等教授專注自然科學領域,帶領學校在國家重大重點科技項目的發展上行穩致遠;李鴻漸、張世新等教授聚焦人文社科研究領域,促使學校人文社科新型智庫建設成效明顯……凡此種種,不一而舉。

  搭建科研平臺 促進産學融合

  科研平臺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性支撐,也是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有力抓手。十年來,學校加強頂層設計、整合資源,通過凝練學科優勢,持續強化科研平臺建設,不斷促進産學融合,奮力撐起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支點。

  彈指十年,一組組“硬核”數據,展示了學校産學研結合的非凡成就——

  2013年“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標誌著學校成功進入國家創新體系,科技創新實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014年,學校承建的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甘肅省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獲批建設,成功入選甘肅省高校精準扶貧智庫。

  2015年,學校成為國防科工局與各省政府共建二十五所地方高校之一,四個學科獲批國防特色學科方向,是全省唯一進入國家國防科技創新體系高校。

  2016年,依託學校建設運行的“甘肅省工業經濟發展研究院”成為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研究院堅持立足甘肅、面向西北,積極承接地方政府和企業委託任務,主動服務産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創新驅動能力提升,産生了一系列具有決策影響力與社會公信力的研究成果。

  2019年,“甘肅省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院”在學校建設運行。全校集中國防學科團隊和研究力量,組織政策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服務軍民融合全産業鏈的升級發展。

  2021年,“蘭州理工大學金屬表面防護與延壽學科創新引智”入選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學校對接行業發展需求,聚焦金屬表面防護與延壽工程技術領域理論研究及關鍵技術研發,推進西部地區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産業進步,實現了地方高校在“資源瓶頸”上的重大突破。

  ……

  截至目前,學校科技創新基地累計達122個。其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3個,教育部科研機構8個,省部級其他科研機構36個,區域研究院6個,校企校地合作科研機構38個,校級科研機構32個。

  此外,為進一步促進各學科交叉融合,推動全校高品質內涵式發展,學校在大力強化科研平臺建設的同時,以問題為導向,聚合科研力量,先後成立蘭州理工大學黃河流域水生態與水工程研究院、西部先進土木工程材料創新研究中心、智慧城市工程技術研究院、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聚焦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打破學科壁壘,催生新的學科方向和生長點,在積極爭取並承擔重點重大項目中實現科研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轉化科技成果 服務社會發展

  紮根地方,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主動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地方經濟和主導産業需求,十年來,蘭州理工大學先後與蘭州、白銀、金昌、張掖、酒泉等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共同創建了“蘭州新區産業發展研究院”“白銀新材料研究院”“酒泉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特色突出的區域研究院。同時,與金川集團、東風集團、蘭州石化公司等200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産學研合作關係,創建了“蘭州理工大學蘭石研究院”等校企科研機構38個。區域研究院與校企科研機構的建立進一步推動了學校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步伐。

  實現産學融合,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地方改革發展是學校持之以恒的追求。

  針對全省石油鑽採高端智慧裝備産業需求,蘭州理工合金粉末公司以技術入股的方式成功轉化了“複合金屬陶瓷缸套”等生産技術。學校自主研發的長壽命鎳基高電阻電熱合金絲(帶)關鍵技術製備了國際領先水準的電熱合金絲帶,在金川集團投産應用形成大規模的電熱合金;研發出195目圓筒印花鎳網技術,並在金昌宇恒鎳網實現轉化推廣。學校創建的基於機器人作業系統的全流程鋁錠連鑄生産線出口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為電解鋁企業新增經濟效益數億元。此外,還研製出一系列特種泵閥,是應用於特殊行業的關鍵裝備。

  十年間,學校為企業完成技術改造、産業升級、技術攻關項目達三千余項,橫向科研經費從2012年的五千余萬元達到2020年近億元,累計實現橫向進款超過七億元。

  立足新起點,為大力實施“四強”行動,學校成立了服務全省打好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為全省重點産業鏈鏈主企業提供精準服務,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和集群發展。同時,積極參與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為構建自主、安全、可控的産業鏈、供應鏈提供技術支撐。

  新征程呼喚新作為。今後,蘭州理工大學將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辦學治校各環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特色鮮明高水準大學建設,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銳意進取、埋頭苦幹,聚焦國家所需、甘肅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推動一流成果建設,全力助推甘肅省“四強”行動提速加力,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文 夏天東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