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立非常之志謀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 跳起摸高加快推進工業重塑優勢重振雄風
2022-12-26 08:57:45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胡昌升在全省強工業行動推進大會暨先進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上強調 立非常之志謀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 跳起摸高加快推進工業重塑優勢重振雄風 任振鶴主持

  12月24日,甘肅省強工業行動推進大會暨先進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在蘭州召開,省委書記胡昌升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鮮明樹立大抓工業、大幹工業、大興工業的發展導向,立非常之志、謀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加力奮鬥、跳起摸高,加快推進工業重塑優勢、重振雄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強大支撐。

  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主持會議。

  會議表彰了98家先進企業和56名優秀企業家,授牌命名了一批科技創新平臺。

  胡昌升在講話中指出,強工業是後發趕超的關鍵招,是富民興隴的必答題。要認清新形勢,立非常之志強工業。站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甘肅職責使命的高度,充分認識強工業的極端重要性,工業在甘肅省發展大局中的主導地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工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只能增強、不能減弱,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彌補短板、奮起直追,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狠抓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新興産業培育壯大,以工業的發展壯大帶動甘肅省經濟的發展壯大。

  胡昌升強調,要找準突破口,謀非常之策強工業。新能源産業要加力提速,推進風光電項目、調峰電源建設,提升新能源外送和就地消納能力,培育新能源裝備製造全産業鏈體系。新材料産業要大力培育,以電池新材料、鋼鐵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為重點,加快實施新材料産業鏈重大項目,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創新升級。生物制藥産業要量質齊升,推進産業鏈項目實施,做強鏈主企業,帶動全行業快速增長。石油化工産業要延鏈補鏈,在擴大産能、爭取指標、項目實施上下功夫,實現區域化佈局、上下游協同、集群化發展。有色冶金産業要高端延伸,始終把綠色、低碳、循環理念融入發展全過程,以增新品、延鏈條、提效益為方向,推進基礎冶煉向精深加工躍升。裝備製造産業要加快升級,大力推動石油化工裝備、電工電氣裝備、數控機床等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和鏈屬企業改造,帶動産業鏈加快數字化轉型。

  胡昌升強調,要扭住關鍵點,舉非常之力強工業。向改革要動力,堅決杜絕“平穩守攤子、躺平混日子”思想,強化問題導向補短板、突出比較優勢鍛長板、強化使命擔當抓改革,以奉獻甘肅的情懷壯大企業。向創新要活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向數字要潛力,加快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促進甘肅省工業釋放潛力、轉型升級。向園區要引力,持續推進項目向園區集中、産業向園區聚集,鮮明樹立“以畝産論英雄”導向,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和發展水準。向政策和要素要推力,進一步強化財政、稅收、金融、土地支持,全力保障工業發展需求。

  胡昌升強調,要提高執行力,用非常之招強工業。要精準化招商,堅持以招商引資論英雄,轉變傳統招商思維,突出産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堅持數量和品質並重、簽約和落地齊抓、政策和服務同步,加快引進一批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企業。要優質化服務,牢記服務企業是幹部的天職、支持企業發展是黨委政府的責任,建立工業專班制度、包聯企業制度、“白名單”制度和“六必訪”制度,實現領導幹部包聯工業企業全覆蓋,堅持“無事不擾、有事上門”,做到企業創新孵化時必訪、經營困難時必訪、登記納統時必訪、戰略調整時必訪、增資擴産時必訪、籌備上市時必訪,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生命週期服務。要清單化落實,堅持“一把手”抓工業,建立清單工作制度,持續推動工作落實。要常態化督查,推動強工業行動取得實效。廣大企業家要以敢創大業的信心、勇闖新業的決心、堅守實業的恒心,咬定目標不放鬆,保持定力不偏移,全力以赴為強工業行動作貢獻。

  石謀軍、程曉波、張偉、陳克恭、李沛興、郭承錄參加。

  省工信廳、省政府國資委、金昌市和酒鋼集團、中石油蘭州石化分公司、東方鈦業有限公司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

  會議以視頻形式開至縣一級。(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富貴 金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