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關縣以“五亮五比”活動為抓手——比出鄉村振興新氣象
大關縣悅樂鎮大坪村柏香田園新農村
組織青年人才到筇竹育苗基地參觀學習
聚焦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以亮特色比産業興不興、亮顏值比環境美不美、亮村情比治理優不優、亮文明比鄉風好不好、亮家底比群眾富不富活動為抓手,定期組織開展“擂臺比武”,全縣88個村(社區)黨組織戰鬥力不斷增強,村組幹部幹勁十足,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為鄉村振興點燃紅色引擎。
強班子興産業
近年來,大關縣以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建立全方位抓責任落實,業務學實促落實、基礎夯實促提升、兩頭抓實促示範“一抓三促”機制,形成縣處級黨員幹部掛鉤聯繫到點、組織部門業務支撐到底、重點支部全面提升的良好氛圍,推動全縣745個基層黨組織實現100%達標。
同時,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加強村(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實施“引雁育雁強雁”工程,回引儲備農村各類優秀人才370人。定期組織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以比促幹,推動村幹部更好地履職擔當。
“以前認為黨建工作就是做好支部活動和黨員管理,現在我們更注重如何在産業發展方面充分發揮好黨組織、黨員作用。”大關縣悅樂鎮塘房村黨總支書記劉銀梅説。
大關縣結合縣域內産業發展佈局,一片區一主題,以鄉鎮為單位組建農旅融合發展帶、綠色工業發展帶、百萬畝竹産業示範帶3個片區,推動村與村之間、鄉與鄉之間緊密聯繫、相互追趕。
“我們幾個鄉鎮聯合打造農旅結合種植基地3175畝,建成6個水果交易市場及設施配套,實現核心區域水果集中化、銷售規模化。帶動水果年産量突破1.84萬噸,實現産值8410萬元,受益農戶2107戶8371人。”悅樂鎮黨委書記吳昌虎説。
美環境優治理
大關縣吉利鎮關河社區的河濱大道環境乾淨整潔,村民生活井然有序,社區處處洋溢著和諧氛圍。
“以前,因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陳舊老化等原因,街道車輛亂停放、衛生保潔滯後等問題嚴重。”吉利鎮關河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歡表示,通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村內綠化、亮化、美化、凈化得到較大提升,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大關縣通過組織領導到位、宣傳動員到位、示範引領到位、服務監督到位“四個到位”工作方式,整合包保幹部、村(社區)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農村黨員等力量,廣泛動員群眾深入推進“五凈三無兩規範”,開展農戶房前屋後綠化、美化,建設美麗庭院、菜園、果園、花園,村莊顏值不斷提升,村民環境衛生觀念顯著提升。
“以前村裏公開什麼,我們看什麼;現在我們想看什麼,村裏就公開什麼。”“村裏錢花了多少、花在哪,一目了然。”在大關縣天星鎮打瓦村村務公開欄前,村民們滿意地説。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切實解決基層治理難題,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大關縣深入推進村級事務“陽光工程”,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真正讓“明白賬”在陽光下運行。
該縣還通過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末梢工程”,以黨員中心戶為基點劃分黨建網格責任區,建立起1個縣級網格、9個鄉鎮網格、88個村(社區)網格、1597個村民小組網格的分層分級網格體系,基層治理不斷優化。
潤鄉風爭致富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大關縣通過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合“幹部規劃家鄉行動”,加快補齊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短板,提升鄉村文化活動服務效能,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截至目前,該縣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村5個、文明鄉鎮1個。
“通過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保證轄區內涉村民生産生活每件小事都有村規民約管理,有專人負責落實,煥發出鄉村文明的新氣象。”大關縣玉碗鎮石灰村黨總支書記王榮開心地介紹起村裏的變化,紅白喜事從相互攀比到厲行簡辦,農村人居環境從臟亂差到家家戶戶主動參與衛生整治。
除了鄉風的欣喜變化,還有村民生産生活的變化。大關縣木桿鎮甘頂村一片平緩的山坡上鋪滿袋裝筇竹苗,村民們正忙著在育苗基地內拔草。
“僅在筇竹産業上,村民年人均增收已達2000元。預計再過3年,僅此一項村民人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甘頂村黨總支書記程良林説。
面對有的村産業散、集體窮、動力弱現狀,大關縣整合資源力量,堅持因村施策,在中央和省級財政扶持項目帶動下,全縣88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公司通過承建笻竹方竹撫育、高標準農田建設等203個工程項目,帶動19420戶群眾81266人共增收2086.98萬元。
“大關縣村莊規模小、資源分散,發展優勢不明顯。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我們將持續通過建強組織堡壘、凝聚各方力量,使黨建元素有機融入鄉村振興各方面,以高品質黨建助推高品質發展。”大關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黎明説。(記者 鄧清文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