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為綠水青山築牢“檢察屏障”
2023-01-13 10:34:53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為綠水青山築牢“檢察屏障”

【生態】甘肅為綠水青山築牢“檢察屏障”_fororder_1

  2022年6月,甘肅省祁連山林區檢察院幹警和祁連山管護中心祁連自然保護站工作人員對生態修復基地的補植復綠情況進行回訪,並利用公益訴訟取證設備開展土壤監測分析。

  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8年以來,甘肅省檢察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把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作為甘肅省檢察機關服務中心大局“六項重點工作”之一部署推動,充分發揮懲治、監督、保護等檢察職能,為綠水青山築牢“檢察屏障”。

  聚焦重點難點 加大辦案力度

  黃河的四級支流清水河,曲折蜿蜒地流淌在天水市張家川縣境內。2020年9月,汪某勇等7人在未辦理任何許可證及環保許可手續的情況下,偷偷鋪設暗管,將廢液排至清水河道,造成40余公里水體重度污染,被張家川縣檢察院以涉嫌污染環境罪提起公訴。該院還就此次污染造成的損失如何賠償與各被告人多次進行溝通。截至庭審前,部分被告人主動繳納生態環境修復賠償款310萬元。同時,在省市兩級檢察院的督導下,該院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完善制度、強化監管的檢察建議。最終,法院以污染環境罪判處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至二年不等的刑罰,合計並處罰金29萬元。

  “我院踐行‘打擊與保護並重’的司法理念,積極推動生態環境得到及時、有效的修復。同時,對突出問題,充分發揮檢察建議堵漏建制的作用,促進政府部門及時解決。”辦案檢察官表示,在加強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生態司法保護的同時,推動織密黃河法治保護網,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2018年以來,甘肅省檢察機關立足刑事、公益訴訟等檢察職能,堅持打擊與修復並重,探索建立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優先辦理、提前介入。一案雙查等工作機制,實現了刑事制裁、民事賠償、生態補償有機銜接。

  據統計,五年來,甘肅省檢察機關共批捕涉嫌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154件230人,提起公訴1642件2588人;辦理環保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0212件,發出檢察建議8434件,提起公益訴訟680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95件、行政公益訴訟74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511件。督促地方政府挽回被損林地、耕地4.8萬畝,督促治理被污染水源地3520畝,清理河道1150公里,保護被污染耕地6.38萬畝、林地1340畝,督促清除各類生活垃圾、固體廢物38萬噸,有力守護了藍天碧水凈土。

  部署專項監督 提升監督實效

  甘肅,是美麗的九曲黃河“兩進兩齣”之地,也是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的“家”。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期間,曾就甘肅生態環境保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年來,甘肅省檢察機關圍繞“一山一河”,先後部署開展了“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和“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監督活動,以點帶面,以專促全,促進全面、綜合、源頭治理。

  2019年3月,違法修建、影響行洪安全的“慕麗水岸”茶樓,經岷縣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後,法院判決岷縣綜合執法局未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行為違法,違建茶樓被依法拆除。同時,各級檢察機關也通過發出檢察建議,糾正和督促了相關行政機關的違法和失職行為。

  據統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甘肅各級檢察機關共發現涉河湖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18件,立案1566件,發出檢察建議1400件,起訴28件,助力黃河流域“四亂”問題有效解決。依法懲治破壞生態環境及野生動物資源行為,共梳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28件,立案98件,發出檢察建議96件,起訴21件,督促恢復退耕還林土地550余畝,完成植被補植補種3.8萬餘株。

  “我們將恢復性司法理念引入到具體案件中,以環境修復、生態治理為目標,構建起以消除公益損害為主,兼顧賠償、勞務代償、易地補植修復的公益保護模式。”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王俊琳介紹,近年來,甘肅省已在蘭州、酒泉、定西等9地建立了46個生態修復基地,督促1200余名公益侵權人進行生態修復,既起到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又以實際行動修復了生態環境。

  此外,甘肅省各地檢察機關還部署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著力推進耕地資源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領域突出問題的整治。甘南、武威、白銀等地還開展了水土流失、草原沙化、濕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特色小專項,合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

  健全工作機制 凝聚監督合力

  “生態環境保護往往涉及多個行政機關和多個行政區域。甘肅省檢察機關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完善跨地域、跨系統交流協作,凝聚保護合力。”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丁霞敏介紹。

  凝聚保護合力,才能解決生態環境保護的難題,築牢生態環境保護的屏障。

  為此,甘肅省檢察機關主動加強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公安等行政機關的溝通協調,與各級地方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廣泛建立協作配合、信息共享和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共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其中,省檢察院與省河長辦共同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甘肅省14個市州86個基層檢察院也建立了“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加強跨行政區劃司法協作,依法打擊各類侵害母親河的犯罪。

  此外,甘肅省檢察機關還積極探索省際合作,加強與陜西、青海、寧夏、新疆等相鄰省(區)檢察機關的聯繫,組織召開服務保障“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西北段)建設加強區域檢察協作聯席會議,並形成共識;與四川、青海法檢兩院共同召開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司法協作會議,共築黃河上游生態法治保護網;就渭河、六盤山、秦嶺、青藏高原等“大山大河”生態保護,與相鄰省(區)檢察機關建立區域司法協作機制,共同解決“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問題,推進區域系統治理。慶陽、平涼、隴南、天水等地也積極探索與相鄰地區的跨省際協作配合,協調解決跨區域案件線索移送、管轄、法律適用等問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甘肅省檢察機關將肩負起助力保障隴原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的新使命,為人民群眾、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好、更優、更實的檢察服務,把生態和法治理念融合貫穿生態檢察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努力實現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 趙元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