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張掖民樂:讓非物質文化遺産“活”起來傳下去走更遠
2023-05-24 16:54: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近年來,張掖市民樂縣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充分利用民樂縣非遺項目、非遺傳習基地、文創産品,多角度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深挖非遺文化內涵及市場價值,打造一批“非遺+旅遊”的文旅融合景點,研發非遺旅遊文創産品,讓遊客“留得住,帶得走”。

張掖民樂:讓非物質文化遺産“活”起來傳下去走更遠_fororder_非遺傳承人蘇永生正在進行木塑畫製作。

非遺傳承人蘇永生正在進行木塑畫製作

  木塑畫作為一門獨特的手藝,已經在蘇永生家中傳承了數十載。從祖輩手中接過這門手藝後,蘇永生不滿足於傳統木塑畫陳舊單調的立意和內容,開始結合當前的生活和環境創新出以素雅厚重、清新愉快為主基調的全新木塑畫內容,改良創新後的木塑畫以其做工精巧、立意深遠、栩栩如生的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青睞。

  “現在我的作品已經在張掖市境內很暢銷了,下一步就是要讓木塑畫走出民樂,走出張掖,讓更多的人來欣賞我的作品。”蘇永生説。

張掖民樂:讓非物質文化遺産“活”起來傳下去走更遠_fororder_非遺傳承人沈鳳英正在職教中心教授手工刺繡。

  非遺傳承人沈鳳英正在職教中心教授手工刺繡

  民樂縣東街社區居民沈鳳英雖然和蘇永生同樣是非遺傳承人,但是沈鳳英的這門手藝不是家傳,而是她堅持了二十多年的愛好。2000年,沈鳳英接觸到了手工刺繡這門技藝,憑著從心底裏對這門手藝的熱愛,沈鳳英開始堅定地走上了手工刺繡這條路。

  如今已經72歲高齡的沈鳳英不希望自己深愛了20年的手工刺繡悄然走進歷史,她想將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通過多方溝通協調,沈鳳英終於帶著她的手藝走進了學校,走進了青年一代中,希望通過他們讓手工刺繡走向更加青春的未來。

  近年來,民樂縣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傳承活動,在縣域內各中小學開展頂碗舞、木塑畫、麥稈畫、秦腔、四家武術傳承活動,成為學校的第二課堂。同時積極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參加甘肅省文化産業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生態産業博覽會暨有機産品(張掖)交易會、敦煌寫經展等活動,為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積極打造一批優秀的文化陣地,廣泛開展文化展覽、民俗展演等多種形式的文藝活動,持續加強對具有民樂特色的民俗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宣傳推介力度,以文化促旅遊,以旅遊興文化,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民樂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楊向榮介紹説。

  截至目前,民樂縣共有省級非遺項目4項、市級非遺項目31項、縣級非遺項目58項,省級非遺傳承人3人、市級非遺傳傳承人63人,縣級非遺傳承人149人。建成非遺傳習所7個,傳習點3個。(文/圖 王曉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