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深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 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2023-06-19 13:56:12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凝神謀發展 實幹興隴原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 【黨組織書記談落實 縣區委書記打擂爭先】 深入開展“三抓三促”行動 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訪武威市委常委、涼州區委書記李萬岳

  “‘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武威市涼州區嚴格對標對表,堅持從嚴從實,錨定建設幸福美好新涼州的奮鬥目標,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在學習上下功夫、在執行上鉚足勁、在效能上見真章,跳起摸高、躬行實幹,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涼州特色的高品質發展之路。”近日,武威市委常委、涼州區委書記李萬岳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

  突出“能力為先”導向,在“抓學習促提升”上下功夫。涼州區從嚴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採取班子成員領學、機關黨委督學、黨支部研學、黨小組促學、黨員幹部自學“五學聯動”方式,圍繞“思想要提升,我該懂什麼”組織開展“六個一”專題學習,圍繞“涼州要發展,我該謀什麼”組織開展“八個一”專題研討和“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分層分類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輪訓124期,舉辦村、社區、機關等各領域黨組織書記和黨務骨幹專題培訓班11期,推薦53名黨組織書記參加省級調訓,組織94名黨政幹部赴浙江大學參加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培訓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各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解剖麻雀,研究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大練兵、大調研,黨員幹部謀發展、抓發展、促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突出“執行為要”導向,在“抓執行促落實”上下功夫。聚焦任務管理、牽頭組織、攻堅突破、督辦督導等重點環節,涼州區採取臺賬清單促落實、牽頭挂帥促落實、攻堅突破促落實、檢視整改促落實、轉變作風促落實、督辦督導促落實、問責問效促落實等7項措施,成立工作專班11個,實行“週報告、月調度、季評價、年考核”,完善“紅黃綠”預警和季度考評機制,通過“曬”成績、“亮”任務、“比”進度,及時發現並解決工作落實過程中的問題,確保決策落實、任務抓實、成效務實。全面落實推動營商環境“大優化”、招商引資“大突破”、項目落地“大提速”、産業結構“大調整”、鄉村振興“大發展”、生態環境“大改善”、擔當作為“大激勵”七方面重點任務,以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提升。

  突出“效能為王”導向,在“抓效能促發展”上下功夫。涼州區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圍繞7條重點産業鏈,持續“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今年1月至5月,開復工重大項目139項,188個高品質發展重大項目完成投資68.36億元,佔計劃進度的152.42%;引進實施招商引資項目84項,落實到位資金65.34億元,增長49.04%;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産值89.02億元、增長8.1%;落實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20.4萬畝,開工建設各類日光(拱形)溫室1.99萬座、養殖場33.7萬平方米;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共接待遊客394.5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7.39%、62.27%。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副科級以上幹部“一對一”結對幫扶763戶未消除風險監測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30個鄉村建設示範村創建有序推進,5個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加快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向南部山區要綠、向沙漠要地,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一村萬樹”行動,完成人工造林17.7萬畝,新增碳匯林1.01萬畝。堅持穩字當頭,主動創穩、有效維穩、全力保穩,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紮實開展“結對幫扶·愛心涼州”工程建設,建立“愛心涼州”基金,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等特殊困難群體關心關愛工作。

  奮進正當時,聚力譜新篇。李萬岳表示,下一步,涼州區將持續推動“三抓三促”行動落實落細,始終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聚力重點求突破,爭先進位創佳績,在加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中塑造新優勢、展現新作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