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讓無疆大愛在隴原上空恒久激蕩
2023-08-09 15:00:16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結對幫扶 愛心甘肅】讓無疆大愛在隴原上空恒久激蕩——“三抓三促”行動助力愛心甘肅建設走深走實

  愛心是世界上最為溫暖的情愫、最為高尚的品德、最為雋永的力量。“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開展以來,甘肅各地各部門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改作風、抓落實,踐行為民初心,真心結對幫扶,用情為民紓困,努力實現關愛服務更加到位、人民群眾更加滿意、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的工作目標。

  截至目前,甘肅共有25.1萬名結對幹部與26.25萬名關愛對象結對。甘肅各級結對幹部幫助解決實際困難3.46萬個、幫辦實事4.36萬件、資助資金(含物資折合)1653.26萬元。

  加強統籌謀劃 靠實工作責任

  推進愛心甘肅建設,各級黨委(黨組)要深化思想認識,結合“三抓三促”行動等工作,強化組織保障、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宣傳引導,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共建、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省人大常委會將愛心扶孤助殘濟困行動與鄉村振興幫扶機制相銜接,堅持省級領導聯繫包抓幫扶縣制度,一名省級領導隨同跟進一個分管部門,快速有效協調落實關愛對象的有關需求。同時,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與鄉村振興幫扶縣的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或特困家庭“一對一”結對,駐村幫扶幹部與幫扶村所在鄉鎮範圍內的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或特困家庭“一對一”結對。目前,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駐村幫扶幹部145人結對關愛隴西縣、臨潭縣、甘谷縣、武都區、永靖縣及麥積區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特困家庭成員共158人。

  省紀委監委機關將結對關愛行動與鄉村振興幫扶任務相銜接,關愛對象重點聚焦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對關愛對象家中有困難重度殘疾人,或關愛對象家庭為特困家庭的一併結對關愛,一人一戶,通過實施愛心扶孤助殘濟困行動,幫助解決困難,兜住民生底線,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省紀委監委機關110名處級以上幹部“一對一”結對古浪縣9個鄉鎮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110戶223人,通過經常性聯繫交流、實地走訪探視、協調落實政策等,與特殊困難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讓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定西市堅持分類施策,制定印發《定西市結對關愛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動實施方案》,從總體目標、關愛對象、關愛內容、工作標準、結對要求、結對方式、保障措施等七個方面做了詳細要求。市結對關愛行動領導小組負總責,市民政局、市殘聯等單位抽調人員組建工作專班,各相關部門按職能分工抓好落實。同時,全市各縣區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同步啟動“愛心定西·志願同行”主題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以“愛心照料”“愛心保健”“愛心慰藉”“愛心陪伴”“愛心幫辦”“愛心培訓”等為主,覆蓋“孤殘困老”特殊群體需求的志願服務活動。

  甘肅“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後,省醫保局隨即召開全省醫保系統動員部署視頻會議,詳細解讀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醫保傾斜政策,明確參保資助、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政策標準,要求逐級靠實責任,確保醫保幫扶政策落實。

  發揮自身優勢 深化幫扶成效

  愛心甘肅建設如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答案就在甘肅各地各部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實踐裏。

  省法院發揮司法職能優勢,設立“法官駐村工作室”,圍繞農民工權益保護、土地流轉、掃黑除惡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法律問題,開展普法宣傳活動8場(次),提供法律諮詢30余人次,調處矛盾糾紛10余起。針對農民合作社發展需要,組織民商事法官成立服務隊,為合作社在規章制度、規範運營、合同意識培養等方面提供司法服務。同時,用群眾聽得懂、接地氣的語言進行宣傳宣講,讓群眾接受法治熏陶,樹立法治意識,並將“模擬法庭”“普法情景劇”等搬進村社,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

  圍繞愛心扶孤、愛心濟困,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相關部門印發《甘肅省特殊困難群眾市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工作實施方案》,對經基層首診轉診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特困人員家庭,在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免除住院押金,最大程度方便特殊困難群眾就醫。

  與此同時,省衛生健康委還組織醫院專家赴幫扶地開展健康義診活動,幫助指導患病家庭用藥,開展健康生活方式宣講,把優質醫療服務與健康理念送到關愛對象家門口。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省紅十字會聯合武威市、民勤縣紅十字會,在民勤縣特殊教育學校、民勤縣西渠中學開展了關愛慰問活動和“益樂讀”“益口好牙”志願服務項目啟動儀式,為民勤縣特殊教育學校的51名殘疾兒童捐贈了“愛心甘肅 快樂小孩”能量包,併為他們進行健康體檢。

  省紅十字會持續打造志願服務特色品牌,總結推廣“益青春”志願服務品牌建設經驗,深入開展“益樂讀”“益口好牙”“天使課堂”“心目影院”“小腳丫——我是家鄉小導遊”等志願服務特色品牌,有序擴大紅十字志願服務隊規模。同時,指導市州縣區紅十字會圍繞“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等特殊困難群體需求,自主培育打造具有紅十字特色的愛心志願服務品牌,以高品質志願服務為愛心甘肅建設增光添彩。

  創新方法載體 傳遞溫暖愛心

  觀看敦煌市各行各業中優秀殘疾人代表的事跡視頻,殘疾人代表、敦煌市特教中心學生表演鋼琴和打擊樂演奏,敦煌研究院組織殘疾人參觀莫高窟……在第三十三個“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敦煌市聯合敦煌研究院舉辦了“愛心溫暖自強之路,文化助力放飛夢想”系列文化助殘公益活動,讓博物館走進更多殘疾人的精神世界。

  針對孤兒、農村留守兒童、權益受侵害案件兒童及其他需要關愛幫扶的困境兒童、困境婦女和特困家庭,全省各級婦聯積極組織動員幹部、執委開展“愛心媽媽”關愛行動。目前,全省各級婦聯共有“愛心媽媽”27725人,結對困境兒童28531人,入戶關愛33845人次,發放價值215.71萬元的慰問物品。

  在各級領導幹部與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結對的基礎上,西北民族大學制定《優秀大學生結對留守兒童“好夥伴·共成長”關愛行動方案》,在全校遴選1897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團學幹部作為志願者,利用課餘時間與甘南州臨潭縣24所中小學的806名留守兒童和武威市古浪縣139所中小學的1757名留守兒童進行結對,開展關愛活動。

  圍繞愛心助殘,甘肅中醫藥大學探索建立了“學校有政策、導師有關心、同學有幫助、舍友有照顧”的“四層四面”關愛體系,對48名在校殘疾學生精準施策,妥善安排住宿,指定教師進行學習、思想教育、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幫助,安排舍友照顧日常起居生活,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長陪讀的學生,安排單人單間方便家人照顧,解決殘疾學生後顧之憂。

  甘肅各部門各單位還積極呼籲社會組織和社會群體參與“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匯聚大愛洪流。

  省工商聯發佈“開展愛心扶孤助殘濟困行動”倡議書,呼籲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發揮優勢,奉獻愛心,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光彩精神,以民企大愛之心匯聚幫扶力量。

  省民政廳向全省社會組織發出倡議,動員引導全省社會組織自願通過捐款捐物、志願服務、輔助結對三種參與方式,面向全省存在臨時性、突發性困難,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缺乏照護服務,自身發展能力不足、生活困難突出的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特困家庭,開展特殊困難群眾關愛服務。(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