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省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高品質發展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3-11-07 16:47: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近年來,甘肅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作為重要戰略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不斷強化組織領導,抓住關鍵環節,推動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區域教育公平和品質提升,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落實政府主責 增強優先發展“牽引力”

  一是完善機制強保障。甘肅省委、省政府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修訂《甘肅省義務教育條例》,出臺《甘肅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2012-2020年)》《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編制全省教育現代化2035規劃綱要,不斷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法規和政策保障。二是優化佈局促協調。2018年以來,指導各地統籌結合城鎮化進程、學齡人口流動和變化、地理交通、寄宿需求等因素,持續優化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佈局,通過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等方式,促進城鄉教育同步發展。三是強化督導壓責任。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出臺《甘肅省教育督導辦法》《對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甘肅省教育督導問責實施細則(試行)》等,以5年為1個週期,對所有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開展全面評價,建立健全市、縣黨政領導幹部履職督導評價機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充分凝聚各部門同心同向、協同並進推進義務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工作合力。

  加大投入力度 提升辦學條件“保障力”

  一是抓經費投入。嚴格落實“兩個只增不減”要求,不斷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2012—2022年,全省累計投入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6007.84億元,年均增長6.79%。2023年,省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8.7億元,按照縣均1000萬元標準,對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市縣進行獎補,進一步增強區域教育發展活力。二是抓條件改善。持續推進“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項目,累計投入370.93億元用於改善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通過新建、擴建中小學校等途徑,14個市(州)主城區累計增加義務教育學位7.8萬餘個。自2021年起,實施中小學校“建宿舍擴食堂增學位改廁所”省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農村中小學教師週轉宿舍2927套,改擴建農村中小學食堂2267個,改造農村中小學廁所540個,切實為師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三是抓隊伍建設。實施甘肅省農村薄弱學校“走教計劃”,面向全省75個脫貧摘帽縣鄉村中小學教師,按每月不低於4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助,對鄉村走教教師按每月不低於300元標準發放交通補助,在津貼補貼、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鄉村教師傾斜,努力確保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積極開展“國培計劃”和省級教師培訓等項目,不斷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準。2012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逾12億元,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校(園)長140余萬人次。

【原創】甘肅省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高品質發展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_fororder_2

孩子們正在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關注重點群體 匯聚教育公平“向心力”

  一是推動控輟保學動態清零。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聯控聯保機制,因地、因家、因人精準開展疑似失學兒童情況核查和勸返複學工作,採取隨班就讀、單獨編班、職普融合等舉措,努力實現勸返複學和教育品質“雙促進”,切實提升義務教育鞏固率。二是護航特殊群體健康成長。通過健全留守兒童基本信息動態管理機制、加強留守兒童服務陣地建設等舉措,推動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發展。嚴格落實隨遷子女入學“兩為主”“兩納入”政策,確保隨遷子女與當地學生“同城同待遇”。截至目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達到99%以上。實施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探索構建以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為輔助的特殊教育發展模式,推動實現“一市州一特校”和人口30萬以上的縣特教學校全覆蓋。三是提升民族教育發展水準。深入推進民族團結教育“三進”工作,強化民族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在民族地區學校開設民族藝術和民族體育選修等課程,促進各民族文化交融創新。通過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招生政策向民族地區傾斜、實施少數民族緊缺人才培養計劃等方式,不斷完善各項支持保障機制,著力推動全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高品質發展。

【原創】甘肅省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高品質發展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_fororder_3

在教室認真讀書的孩子們

  堅持改革創新 注入內涵發展“推動力”

  一是創新隊伍管理模式。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和校長聘任制改革,引導校長專心教育教學、專心育人主業。如,慶陽市鎮原縣實施校長隊伍去行政化聘任,設立每人每年近3萬元的崗位津貼,加強履職考核,充分激發隊伍內生動力、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探索建立“園區+走教”的鄉村辦學模式,變學生“走讀”為教師“走教”,充分滿足鄉村學校對不同學科教師的實際需要。二是拓展學生發展通道。啟動職普融通試點,指導全省29所普通高中試點中職班、43所中職學校試點建設高中班,積極拓展學生選擇渠道和發展路徑。2016年起,推動省市級示範性高中將不少於50%的招生計劃,均衡分配到區域內普通初中學校,確保城鄉學生同等享受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實行統一管理,實現公辦民辦中小學同步招生,引導規範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三是提升學校辦學品質。印發《鄉村學校教育品質提升行動方案》《推進寄宿制學校活力校園建設方案》,整合資源充分激發“兩類學校”辦學活力,促進校舍“硬環境”和文化“軟環境”同步提升,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學校。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學校共同體建設,建立辦學集團462個、城鄉學校共同體400個,大力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文/圖 甘肅省教育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