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天水清水:“青藍工程”刷亮清水藍
2023-11-21 17:05: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先要把土揉軟激活,再團圓,然後再捏、壓、搓就水到渠成了,但最關鍵的團圓這個環節一定要找到手感才行。”近日,在天水清水縣第五幼兒園中二班教室裏,師傅張彥英正在指導徒弟陳文兵用黏土製作七星瓢蟲,張彥英還把製作過程編成有趣的兒歌以便徒弟掌握。

  和張彥英、陳文兵師徒一樣,清水縣各級各類學校目前有386對師徒活躍在教學一線,撐起清水縣教育的一片藍天。

  近年來,清水縣教育系統實施“青藍工程”,全方位、多形式推動師徒互助成長模式成為教育高品質發展新的增長點。

  抓的早,給新教師上好“入門課”

  為提高新教師崗位適應能力,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專業水準,清水縣教育局將實施“青藍工程”的關口前移,給新入職教師上好“青藍工程”入門課,邀請“隴原名師”、師德模範、省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講師德故事,舉行拜師儀式,組織新教師在國旗下莊嚴宣誓,根據專業和崗位選擇統籌安排新教師到城區學校開展為期一月的跟崗學習,採取“2+1”師徒結對模式,為每一位新教師指派1名優秀學科教師和1名優秀班主任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嚴把聽課、試講、提升、過關四個環節,將教學基本功的訓練與職業規範教育結合起來,讓新教師熟練掌握備課、上課、作業批閱、信息化教學應用等基本教學方法,跟崗結束後,由學校從思想品質、紀律作風、教學能力、授課特點、適宜學科等6個方面對其進行總體評價,為專業發展定方向、做規劃、鋪路子。自去年9月以來,跟崗的新教師累計達到104人。

天水清水:“青藍工程”刷亮清水藍_fororder_2

新教師跟崗學習

  做的精,師帶徒管理措施細

  為了幫助年輕教師更快成長,2021年8月,清水縣教育局出臺的《青藍工程(師帶徒)實施方案》明確規定,擔任師傅的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較高的業務水準;徒弟是近三年參加工作的新教師以及需要提升的其他教師。學校根據教師個人業務水準和意向確定師徒關係,通過一年的指導與幫助,讓徒弟的教育教學水準和能力有所提升,兩年內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清水縣第五幼兒園是一所新建幼兒園,2023年秋季遴選了8名新教師,針對新教師多、轉崗教師多的實際,園裏確定4名老教師帶8名徒弟,從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活動設計、保育教育、家園共育等方面手把手地教,徒弟每週要聽兩節課,寫教學反思;師傅平時除了教方法外,每天放學後再進行琴法、舞蹈課的訓練,還要上示範課,進行階段性問題診斷和技能考核,補齊新教師的專業短板,促進新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幼兒園還建立了新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記錄每一位新教師的發展進程,對於每學年考核優秀者,優先推薦評選先進,優先選派外出培訓,激勵青年教師成長。” 清水縣第五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王娟説。

  據了解,清水縣各學校都成立了“青藍工程”領導小組,為師徒提供便利的學習交流條件,強化監督評價,保障了“青藍工程”的順利實施。

  原泉小學堅持推行“理論+實踐”的“師帶徒”工作模式,加快“全科教師”的培養。學校設立了“師帶徒黨員示範崗”,由32名黨員擔任師傅,從教學、班級管理、課外輔導、家校協同育人以及承擔其它任務全方位培養,尤其關懷“90後”青年教師的家庭生活和心理健康,對於跨學科的教師進行專業指導,幫助其儘快完成角色轉換。培養期滿後,由學校領導班子、師傅、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如果綜合評價成績80分以下就會被“留級”,需進行二次培養。

天水清水:“青藍工程”刷亮清水藍_fororder_3

幼兒園活動現場

  帶的好,師徒互助伴成長

  秦亭鎮初級中學離縣城26千米,現有30名教師平均年齡為32.3歲,大多數都是“90後”,為了幫助青年教師儘快上手,學校把師徒安排在同一辦公室備課交流,師傅對徒弟的教學品質進行階段性分析,研究教學對策,每年還要獎勵表現突出的師徒,既讓徒弟在潛移默化中快速成長,也讓師傅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90後”教師冉婧學的是音樂專業,四年前招錄到原泉小學,目前帶語文課,和骨幹教師吳翼飛結為師徒,一年後出師,如今參加優質課比賽每次總能拿上獎,成為一名教學新秀。“我平時從師德修養、教學方法、教姿教態和教學反思等各個環節指導,她愛學生,悟性也好,課堂語言有情趣,課堂很輕鬆,應變能力強,學生和家長都很認可,為她的進步感到高興。”吳翼飛對冉婧的成長誇讚不已。

  清水縣第五幼兒園教師張彥英從教24年,先後帶過12位徒弟。“每當徒弟有了點滴進步時會給他們表揚和鼓勵,在他們失落時總能讓他們感到溫暖重拾信心。同樣,徒弟們真誠的學習態度和教學靈性,也讓自己在陪伴中得到歷練和成長。”張彥英説起師帶徒有滿滿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清水縣第三中學為了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學校《青藍工程“師帶徒”結對幫扶工作計劃》中把師帶徒的任務拓展為師德表現、教學基本功、教學實踐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五個歷練維度,有46名師徒結對,形成了中青年教師梯次成長培養機制。

天水清水:“青藍工程”刷亮清水藍_fororder_5

教師授課

  據悉,近四年來,清水縣實施“青藍工程”,涌現出了隴原名校長、名師2人,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48人,有326名教師獲得省、市、縣“園丁獎”,有387名教師在縣以上優質課比賽中獲獎。

  “通過傳、幫、帶、導、提、教等多種途徑,拓寬了青年教師的成長空間,同時也促進了師徒同伴互助成長。”清水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忽會強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加力提速,創新“師帶徒”載體,給中青年教師成長搭建“立交橋”,為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增強發展後勁。(文/圖 閆鎖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