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食為民天,耕地乃國之命脈。作為鄉村振興戰略佈局的棋眼,土地綜合整治至關重要,更是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鍵。
近日,記者從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嘉興市于近日印發了《促進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建設推進土地綜合整治“一塊地”集成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我們將以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為基礎,率先在全省開展‘一塊地’集成改革,加快生産、生活、生態空間重塑,統籌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治理,打造‘耕地集中連片、農業規模經營、村莊宜居美麗、産業融合發展、農民生活富裕’的具有嘉興辨識度的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集成,推動嘉興在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建設中創出特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説。
銳意進取,推進“一塊地”集成改革
2008年,嘉興市開始實施“兩分兩換”,自此拉開深化國土空間治理政策集成創新的大幕。
示範引領、整體推進、深化提升……土地整治不斷迭代升級,整治範圍不斷延伸,從村到單個鄉鎮再到現在的跨鄉鎮,從鄉村到城區,內涵不斷豐富;從過去零星、分散、單一的整治活動向綜合、有序、系統的全域整治演進,對“山水田林湖草”“田水路林村居業” 進行全要素、多手段、高效益綜合治理,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目前已連續五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獎勵。
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林海説,近年來,隨著土地整治的不斷深入,嘉興也面臨著開拓者通常遇到的瓶頸問題,如:項目謀劃的前瞻性、部門的協同性、資金的籌措等,此時土地綜合整治“一塊地”集成改革思路應運而生,並在創新發展中秉持四項原則:
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定格局、土地綜合整治優佈局”理念,以長遠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謀劃項目,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
突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推動工程項目由“碎片化”向“系統性”轉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根據經濟基礎、資源稟賦、人口規模、人文歷史等不同特點,分類推進、因地施策,推動土地綜合整治“一塊地”集成改革特色化發展。
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銳意進取,奮勇向前,嘉興再次在全省開創性地提出土地綜合整治“一塊地”集成改革概念,創新土地綜合整治新模式。
所謂“一塊地”集成改革,核心內容就是突出“農”“地”“人”三個核心:
以“農”為核心。實現多田套合,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建設用地復墾等涉農項目,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成高標準農田,提高耕地保護能力,保障糧食生産安全,要求在建、新建項目覆蓋率實現100%。
以“地”為核心。在以“農”為核心的基礎上,實現一地多能,開展村莊整治、風貌提升、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等助推共同富裕的涉地項目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求在建、新建項目覆蓋率達到50%以上。
以“人”為核心。在以人為本,以“地”為核心的基礎上,健全完善村集體和農民財富持續增長保障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促進共同富裕,在每個縣(市、區)形成至少1-2個精品示範工程。
在高品質發展中當好“探路先鋒”
闊步征程裏,如何更好地激發土地“錢”力,加強各類自然資源在城鄉之間的整合轉化?
“我們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土地整治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工作任務,統籌實施‘四大集成’,做好做優規劃集成、項目集成、要素集成與成效集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説。
觀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細佈局。
根據《方案》,可以望見,我市將逐步建立縱向傳導、橫向銜接的“多規合一”工作機制,融合“生態、業態、文態、形態”,整合自然資源、村莊布點、文化旅遊等專項內容,推動共同富裕走深走實。同時,以“一塊地”集成改革理念統籌項目區範圍內建設用地復墾、高標準農田、農村河道整治等子項目,實現工程設備有序進場、場地損毀統一恢復,避免出現“鄉村土地拉鏈”現象。
“我們還將建立資源集聚、要素聚合的政策集成工作機制以及整體協同、各負其責的成效匯合工作機制,依託土地綜合整治為平臺,引導相關專項資金向區域內集合,強化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形成成效共享的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建設新場景。”上述負責人説。
從高屋建瓴的謀篇佈局到腳踏實地的精彩落地,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土地綜合整治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將從空間適配的“最優解”入手,讓“産城人文景生”的和美畫卷逐漸在嘉興展開。
接下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以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為基礎,圍繞“一塊地”集成改革,嚴把“立項報批關、方案設計關、工程實施關、綜合驗收關、長效管護關”五關,打造規劃目標協同一致、空間資源優化配置、政策優勢集成發揮、共富場景集中體現的示範樣板單元。(共享聯盟·嘉興 鄧雪珂 通訊員 沈俊 戴明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