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湘江新區舉辦數據中樞上線儀式暨“最佳場景”評比活動
2023-12-20 10:59:0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佘穎慧責編:李勝蘭

  比學趕超,賽馬爭先,湖南湘江新區數字政府建設奮戰尤酣。12月18日,以“數據賦能 場景驅動”為主題的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數據中樞上線啟動儀式暨“最佳場景”評比活動在岳麓科創港舉行。

  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羅社輝,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二級調研員易石軍,以及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長沙信息産業園、岳麓區人大、政協相關負責人,相關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出席活動。

  “加強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對於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意義重大。”羅社輝在講話中強調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性,肯定了湘江新區主辦“最佳場景”評比活動。他還表示,下一步,湘江新區將按照省、市關於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工作部署,以智慧新區“數字底座”為基礎,以“一網統管”“一網通辦”“智慧中樞”為關鍵抓手,重點圍繞“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大領域,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大治理、大協同優勢,持續推進智慧新區建設。

  據悉,為在全區範圍內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數字化建設和改革的良好氛圍,自今年開始,湖南湘江新區啟動了“數據賦能 場景驅動”的智慧應用場景創新競賽,挖掘、演練、評估一批建設品質高、場景成效好、複製推廣快的特色智慧應用場景,通過這些特色場景的創建,一方面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政府辦公、監管、服務、決策的智慧化水準,促進政府履職提質增效;另一方面吸引更多擁有先進技術、創新理念的行業企業在新區落地、集聚,促進優勢企業“引進來”,形成更加良性循環的數字經濟産業生態。為檢驗相關場景創建的實際成效,今年10月19日,湖南湘江新區啟動最佳場景評比工作,徵集到新區25個單位共計36個場景,經過層層篩選,10個優秀場景成功入選,角逐最後的總決賽。

  活動現場搭起“擂臺”,湘江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土地儲備中心、岳麓山大學科技城管理委員會、鹹嘉湖街道、岳麓區實驗小學等10家單位攜精心準備的智慧應用場景上臺“比武”。

  “我們以移動互聯網為載體,採用VR、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搭建線上土地招商推介平臺。”“我們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中小企業精準畫像,緩解其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痛點問題。”“我們構建多元的智慧閱讀場景,讓閱讀變得智慧、科學、個性、高效。”……參賽選手進行了精彩的現場演講並充分展示了新區在政務管理和服務、經濟和産業發展、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數字文化等領域的智慧應用場景。

  評委們根據“最佳場景”評比設定的改革創新、功能實用、數據賦能等六項評選指標,最終評定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基於實景三維的城市與建築風貌管控應用”、岳麓山大學科技城管理委員會“産業鏈大數據招商平臺暨AI産業招商大腦”、湘江新區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政務數據賦能金融領域”、洋湖街道“洋湖景園‘智慧用電’系統”獲得“最佳場景獎”。這些獲獎單位將作為智慧新區建設的標杆,引領更多的單位積極主動參與智慧新區建設,全方位賦能新區發展,共同打造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新區。

  作為活動的重磅環節,在與會領導及嘉賓的見證下,湖南湘江新區數據中樞正式上線。據了解,湖南湘江新區數據中樞是以數據、演算法等為基礎和支撐,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支撐政府數字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和城市運營賦能平臺。截至目前,新區數據中樞已接入城市規劃、政務服務、招商金融、教育醫療等七大領域合計47個應用場景,累計歸集數據4600余萬條。

  “數據中樞的全面上線將加速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孤島,有效避免重復建設投資,實現資源共享、能力共用,為湘江新區決策者、管理者提供科學有效的決策輔助支撐,進一步推動新區治理的多元化、精細化、智慧化,標誌著新區在數字化建設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新區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助力新區數字化進程邁向更高臺階!”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隨著數智産業的迅猛發展,數字化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湖南湘江新區將持續推進新區數字化建設,著力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而湖南湘江新區數據中樞的上線也將持續服務支撐湖南湘江新區高品質發展,助力新區邁向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先進的數字時代!(文 朱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