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挑大梁、勇擔當 長沙奮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2024-01-10 20:17: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佘穎慧責編:李勝蘭

  1月10日,長沙天空晴朗,室外最高氣溫達16℃。寒冬時節,卻能感知到早春的氣息。

  2023年12月22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長沙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主持召開座談會,作出“要堅定不移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指示,並提出系列“方法論”。

  長沙的經濟社會發展,也由此涌現出新的氣象。

  1月10日,政協長沙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長沙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如何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成為“兩會”的熱點詞彙。

  創新引領

  “持續攻克行業的‘黑匣子’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産權”

  湘江之畔,聖湘生物高性能醫療器械智慧製造全球研發中心,正吸引聚集全球的體外診斷領域優質資源、高端項目。

  功能佈局基於全球、研發任務源自全球、研發資源來自全球、研發成果用於全球,著眼于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的全球視野,由留美博士戴立忠回國創立的聖湘生物,自誕生之初,便具有“國際范”。  

挑大梁、勇擔當 長沙奮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_fororder_圖片1

聖湘生物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實驗 受訪企業供圖

  2023年9月1日,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首開式在世界計算·長沙智谷舉行,40個重大項目現場集中揭牌、簽約或開工,聖湘生物高性能醫療器械智慧製造全球研發中心正式揭牌。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我們會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攻克行業的‘黑匣子’技術,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産權;同時,我們會持續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産學研合作機制,共同開展研發項目,提高研發成果的轉化率。”長沙市人大代表、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項目總監紀博知表示,他們將堅持科技創新,助力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具體而言,紀博知説,聖湘生物會加強國際化的發展步伐,通過戰略合作,創辦合資企業等多種方式,把國外的好技術和好産品引進長沙並落地,為長沙與世界的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人才強基

  “中醫藥事業發展,關鍵在人”

  洞庭之南,中醫藥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産業發展厚積成勢。

  炎帝神農故里、長沙仲景祠、馬王堆醫學發源地,中醫藥名片熠熠生輝;

  玉竹、黃精、蓮子、百合、山銀花、枳殼等道地藥材的湖南産量佔全國總産量50%以上,“湘九味”中藥材品牌飄香全國;

  安邦制藥、九芝堂、千金藥業等企業的12種中成藥分別在津巴布韋、巴西等國註冊上市,中醫藥一直守護著人類健康……

  “資源優勢發揮不足、製造工業引領不力、科技創新驅動不強,這是湖南省中醫藥産業發展的問題。”長沙市政協委員工作室駐室委員、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鄧奕輝説:“中醫藥事業發展,關鍵在人。”

挑大梁、勇擔當 長沙奮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_fororder_圖片3

湖南中醫藥大學師生參加臨床教師本科教學查房競賽查房演示 供圖 湖南中醫藥大學宣傳統戰部

  在鄧奕輝看來,一方面要高度重視中醫藥教育體系不夠完善的問題,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投入,進一步重視和加強中醫藥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中醫藥教育體系;另一方面,要以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學術傳承、院士工作站為重點,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

  除了人才培養,長沙還把引才視野拓展到四海之外。

  2023年12月23日,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13家長沙知名企業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參展引才。出臺升級版的“人才政策45條”和“研發人才政策十條”,亦充分體現了長沙對人才的重視和誠意。

  據統計,此次活動共有223名海外人才與長沙企業就招聘需求或項目合作進行溝通交流,其中有76人次向企業遞交簡歷並初步達成了求職意向。

  在長沙市政協召開的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專題學習宣講會上,長沙市政協主席陳剛表示,要更多關心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在長沙的發展,主動為高科技人才搭建參政議政平臺,推動其在重點科研突破、重點招商引智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振奮精氣神、凝聚智與力。

  服務保障

  “建設一批依託産業鏈的‘政府引導、高校參與、園區整合資源賦能服務’的專精特新企業成長加速器”

  岳麓山下好讀書,千年學府,高校雲集;

  岳麓山下好創業,科創資源、科技型企業、科技人才均匯聚於此。

  作為從事一線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産業園區工作人員,長沙市政協委員、市政協岳麓山大科城政協委員工作室第一召集人、中南大學科技園(湖南)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欣,對於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想要作出自己的貢獻。

挑大梁、勇擔當 長沙奮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俯瞰岳麓山大學科技城 供圖 岳麓山大學科技城管委會

  曾欣所在的中南大學科技園,雖只有2.6萬平方孵化空間,但已入駐科技型企業65家,其中院士企業就有7家。經過5年的“貼身陪跑”,園區培育了4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産業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輻射帶動能力強,孵化企業37家;物業閒置率低,平均入駐率90%以上。”曾欣説,“園區畝均科技含量非常高,我們做到了全省孵化器的NO.1。”

  長沙在提出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戰略目標之後,便迅速找準發力點——出臺《關於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實施意見》及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明確了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具體的時間表、任務書與路線圖。

  “把最好的地塊留給科研機構,把最好的風景留給科創人員,把最好的服務留給科創企業!”長沙的滿滿誠意,迅速匯聚成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發展動力: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預計年入庫8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7500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8家、總量達185家。(文 李芳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