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省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
2024-01-29 17:44:0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據統計,2023年,甘肅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首次突破700億元,達到719億元,較上年增加21億元,增幅3%;爭取中央專項經費127.66億元,較上年增加7.8億元,增幅6.51%。其中,投入6.5億元實施“建宿舍增學位擴食堂改廁所”項目,建成農村中小學教師週轉宿舍1030套;在市州政府所在地主城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28367個;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食堂493個、中小學廁所280個,全部達到使用條件;投入“能力提升”項目資金32.99億元,改善全省1912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受益學生119.4萬人。通過持續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一件件教育民生實事落地生根,給廣大師生創造了舒適、安全、便捷的學習生活環境,努力辦出了有品質、有溫度、有情感的教育,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原創】甘肅省持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_fororder_清水縣白沙農業中學的學生在新擴建的食堂用餐

清水縣白沙農業中學的新建食堂

【原創】甘肅省持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_fororder_清水縣白沙農業中學的學生在新擴建的食堂用餐。

清水縣白沙農業中學學生在新建食堂用餐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打柴溝小學六年級(2)班學生趙小惠原就讀于打柴溝鎮上河東小學。一到冬天,就得早早從熱炕頭爬起來去上學,這是她每天最煩惱的事。但2023年的冬天,她不僅沒了起床的煩惱,還和同學們同吃同住在暖氣涌動的校園。“寄宿生活鍛鍊了我的自理能力,讓我變得更自信了。”趙小惠開心地説。據了解,打柴溝鎮將轄區內原上河東小學、金強驛小學等9所小規模學校併入寄宿制完全小學——打柴溝小學,全校學生由原來的200人增加至500人、教職工增加到53人。“通過佈局調整,優化了教育資源,提高了辦學效益。同時,解決了部分學生家長無法輔導孩子作業的難題,提升了學習效率。”打柴溝小學校長萬毓成説。

  近年來,天祝縣通過“撤、調、並、建”等四種方式,推動學校佈局由“點多量小”向“集中優質”轉變,累計撤並小規模學校86所,將7所農村初中學校學生全部轉移到縣城集中就讀,併合並天祝一中、天祝二中高中部,滿足了家長、學生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同時,在縣城新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幼兒園和實驗小學、城關四小,並啟動第六、第七幼兒園和城北區學校建設項目。經佈局調整,天祝縣各級各類學校由2012年底的142所精簡到78所,“城擠、鎮弱、村空”和“大校額”“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學校空間分佈和容量配置更趨合理。

  2023年秋季,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8所新建及改擴建幼兒園如期開園,開設81個教學班,可容納2835名幼兒入園,有效緩解了城區“大班額”“入園難”問題,家長們交口稱讚。“家門口就有公辦園,孩子們吃得好、玩得好,每天可開心了!”家住涼州區第十二幼兒園鄰近小區的一位家長,每天接送孩子不到5分鐘,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寇曉霞是會寧縣新添堡鄉毓芳中心小學的一名英語教師,紮根農村教育17年,丈夫在同一鄉鎮教管中心工作。2023年,寇曉霞和其他教師一樣,一起告別了“蝸居”生活,迎來了喬遷之喜,搬進配套設施齊全的週轉宿舍,圓了多年的“安居夢”,教師們住得安心、舒心,工作更起勁了。安居方能樂教,樂教方能優教。近年來,甘肅省不斷加大對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深入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讓紮根在鄉村的教師們告別了“蝸居”生活,搬進了明亮舒適的週轉宿舍。

  據統計,僅2023年,甘肅省在全省23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外的38個縣(市、區)農村中小學建設教師週轉宿舍1030套,項目主體已全部完工,年度任務完成率達114.4%。與此同時,甘肅省通過建學校、擴食堂、增學位等多項舉措著力解決“入學難”“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促進教育公平,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文/圖 尹曉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