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繪好春耕圖 孕育豐收景
2024-03-21 14:39:36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繪好春耕圖 孕育豐收景——我省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綜述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業生産來説,紮實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增收的關鍵。

  隨著天氣持續轉暖,甘肅省自東南向西北的廣袤土地陸續解凍,勤勞的農人已在田間忙碌起來,查看返青麥苗、深耕肥地沃土、儲備春耕農資、修築渠道堤壩、搶墑頂淩覆膜,為春耕生産集聚力量;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和物資保障部門也派出專門力量,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生産,合力推動甘肅省農業生産開好局。

  保障農資供應 為春耕生産保駕護航

  春播好不好,農資是關鍵。時逢春耕備耕、搶佔農時的緊要時期,農資市場一派火熱。

  民勤縣蘇武鎮蘇山供銷社負責人馬尚福一口氣收儲了6000噸生物有機肥,“有機肥是緊俏貨,用這種肥料,肥力特別足,土地不板結。”他笑著説。由於去冬今春降雪多,土地墑情較好,加之去年民勤不少土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民嘗到了土地地力提升的好處。於是,馬尚福特意多準備了些生物有機肥。

  不僅肥料,農膜也進入熱銷期。全省10個市州的49個頂淩覆膜任務縣區中,土壤解凍較早的甘谷、武都、臨洮等44個縣、市、區已全面開展頂淩覆膜工作,已完成覆膜70.28萬畝。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儲備化肥177.62萬噸、農藥2695.19噸、春播種子161.94萬噸、農膜15.23萬噸,分別佔需求量的94%、95%、97%、96%。農資價格總體平穩,市場整體供需平衡。

  為確保農業生産不受偽劣農資的影響,省農業農村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于3月9日起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農資打假“護春耕促增收”專項行動,下沉鄉村,抽查農資産品品質,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為春耕生産保駕護航。  

  強化科技賦能 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  

  現代農業生産離不開先進技術,我省在農業生産中強化科技應用,為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注入了動能。

  土地剛剛解凍,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研究員白玉龍就趕到民勤縣,走訪查看春耕墑情、農資儲備和農業設施保養狀況,為即將開展的春耕春播作準備。

  “我們一行6人,包括土肥所研究員、蔬菜所研究員和民勤縣農技中心的專家,針對今年田地的特點作出分析,拿出切實可行的春耕計劃。”白玉龍告訴記者,近幾年,省農科院的專家在重要農時深入種植一線,調整、規範水肥施用模式,促使農業生産更加科學。  

  農業機械化為農業生産助力。3月15日,以“提質增糧推技術,護農增效提單産”為主題的2024年甘肅省“農機3·15”活動啟動儀式在慶陽市西峰區舉行。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的規劃,全省各地以主要糧油作物單産提升和糧食作物機收減損技術為目的,加快推進我省農機裝備補短板、強弱項,促進農業生産提質增效。                  

  馬尚福告訴記者,他託管了1000畝土地種植玉米,使用的北斗導航農機裝備實現全自動耕、播、覆膜、打藥,在精準農業機具幫助下,玉米畝均密度8000至9000株,畝産玉米達2400斤左右,較傳統種植方式增産了20%。今年他將通過優化用水手段,全面覆蓋智慧滴灌系統。

  去冬今春,甘肅省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也在熱火朝天地搶抓工期。自2019年我省開始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以來,高標準農田在甘肅省農業發展中發揮了“一子落而全盤活”的巨大功效。經測産分析,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項目,畝均增産9%,節水21%、節肥9.9%、節藥12%、省工38.8%,實現了節本增效。

  當前,省農科院數字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正在金昌市金川區古城村實施智慧農業精準灌溉系統,該系統建成後將實現無人值守水源監測、灌溉設施精細管理、環境及墑情網監測等功能,通過數據融合精準計算土壤蒸發及滲透水含量變化、農作物水分蒸騰量,實現“按需灌水、按戶配水、精準控水、高效節水”的目標。

  該系統中,最為亮眼的是智慧比例閥施肥系統,是省農科院自主研發、達到國內領先水準的全新一代集施肥通道精細變比、通道動態智慧配比技術、肥料管理于一體的設備,可實現最大化節肥、智慧施肥作業。

  “借助科技力量,今後的高標準農田就像模組化的平臺,搭載上不同的技術模組,讓高標田發揮出具有更加廣泛潛能的優勢。”該項目技術人員説。

  加強産業佈局 提質增效健全産業鏈

  針對全省農業生産多為初級産品的實際,從2020年起,甘肅省農業農村部門大力實施特色産業三年倍增行動。

  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是破解發展難題、加快轉型升級、增強發展活力的關鍵舉措。儘管尚是春耕時節,甘肅省已著手精細謀劃農業産業鏈延伸、強化的現實途徑。

  2024年,省農業農村廳制定全省特色産業提質增效“1+6”方案,明確到2025年實現“1024”目標,即打造10個百億元産業大縣,果、薯2個五百億元左右産業和牛、羊、菜、藥4個千億元産業。同時,規劃好産業佈局,推動今年菜果薯藥面積增加到3000萬畝;爭取全省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産品總量達到2400個以上;“甘味”品牌的企業銷售額將達290億元以上。

  今年,甘肅省大力推進農業産業鏈系統化強鏈、補鏈、延鏈。其中,將加力發展精深加工,謀劃實施一批産業關聯度大、支撐作用強、發展後勁足的農産品加工重大項目,推進農産品加工設施改造提升,引導農産品加工企業、加工項目向産業園集聚;同時大力做好農業招商引資,一手抓新簽約項目落地開工,一手抓持續跟進督促往年在建續建項目早投産早見效。

  3月9日,從廣州傳來好消息,2024年甘肅省特色農産品和食品加工産業鏈招商引資洽談活動中,簽署特色農産品生産、精深加工及供銷合作協議共28份,協議金額達38.41億元。

  春潮正在涌動,希望在田野升騰。甘肅省農業生産準備早、起步快、開局穩,産業規劃眼光遠、目標準、措施全,農業科技力量補缺陷、找突破、增實效,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和農業提質增效的強大信心,為全年農業産、加、供、銷奠定了堅實基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