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甘肅慶陽香包拓開大市場 文旅融合煥發新光彩
2024-05-21 13:54:49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慶陽香包拓開大市場 文旅融合煥發新光彩

  “今天,慶陽香包已成為慶陽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號,香包繡制已形成較大産業規模,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以上,産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産值達7500多萬元。”在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的有關新聞發佈會上,慶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統戰部部長迭目江騰介紹。

  慶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著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有代表著中國文化特質的岐黃文化,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慶陽香包,在這多彩民俗文化中,一枝獨秀。

  據傳,慶陽香包最早是中醫鼻祖岐伯的中藥袋。2001年,文物專家在慶陽市華池縣雙塔寺塔體內發現一隻繡有變形“萬”字、荷花及纏枝花紋飾的香包。經考證,這只香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發現時仍然色澤艷麗、圖案如新,被譽為“千歲香包”。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香包。

  慶陽香包內容豐富,取材寬泛,或天地萬物,或日月五穀……反映出慶陽人民樂觀向上、敦厚豁達、面向美好未來的熾熱情感,更以濃郁的民間藝術芬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小小香包,也在隴原婦女巧手飛針走線間,闊步走出小山溝、走向大世界。

  為全面展示慶陽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自2002年,慶陽市開始舉辦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八屆。

  “經過20餘年的培育,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已發展成為慶陽一張亮麗的名片,更以節會為平臺,帶動慶陽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慶陽文化軟實力、旅遊吸引力和城市影響力持續提升。”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郭麗君介紹道。

  民俗文化煥新添彩。借助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的舉辦,慶陽市持續打響香包、隴繡、剪紙、道情皮影、隴東民歌“慶陽五絕”文化品牌。目前,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産業公司已達190家,年産香包1000多萬件,帶動從業人員10萬人,産品遠銷全國各大城市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慶陽被確定為“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慶陽香包繡制工坊被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為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被授予中國當代節事逾10年“中國節事卓越品牌”獎,“五毒青蛙胸針”和“虎頭包”系列産品分別榮獲2023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銀獎。

  招商引資卓有成效。通過持續舉辦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展示了慶陽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文旅産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招引企業到慶陽投資興業。僅第十八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現場簽約25個項目;洽談項目20個,項目金額12.83億元;簽訂蘋果購銷協議18個,訂貨量20.8萬噸,訂單金額18.47億元。今年,慶陽市大力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簽訂文旅産業項目39個,總投資達到87.05億元。

  宣傳推介成效顯著。充分發揮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宣傳推廣帶動效應,積極開展宣傳推介活動,極大地擴大了慶陽的知名度,提升了影響力。2023年以來,先後赴北京、天津等地開展文化交流和旅遊推介30多次。啟動實施城市品牌運營項目,“花滿寧州”旅遊節,抖音話題“相約春色慶陽”和“第十八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等活動新媒體平臺閱讀量達5500萬。通過精準宣傳推介和廣告投放,吸引通航重點城市和周邊客源城市1180多萬人次走進慶陽,引客入慶成效顯著。2023年,全年共接待遊客2113萬人次,旅遊花費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33%。

  文旅融合加快發展。慶陽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理念,推動文化與旅遊、教育、體育、農業、康養等領域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催生了一批文旅觀光、紅色研學、休閒採摘、鄉村研學、戶外拓展等新業態、新産品。

  近年來,慶陽市累計投入資金15.6億元,打造了藥王洞養生小鎮、子午花溪谷等一批特色景區;新創建10個A級旅遊景區;創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縣1個、全省文旅振興樣板村15個。“慶陽非遺文化探尋遊”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南梁紅色旅遊景區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併入列全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試點建設單位,南梁革命紀念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獲評第四屆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慶陽文化底蘊深厚、資源稟賦獨特、産業基礎良好,發展文化旅遊産業優勢明顯、大有可為。”郭麗君介紹,慶陽市將堅持“文化為魂、旅遊為體、康養為用、融合發展”發展思路和文化內涵挖掘、大景區建設、全産業鏈打造、全民旅遊宣傳、管理服務提升“五大行動”,努力將慶陽建設成為國家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中國農耕民俗文化體驗區、黃土高原避暑康養度假區、全國紅色旅遊知名目的地和陜甘寧毗鄰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全面推動文旅産業提質增效,為文化旅遊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慶陽力量。(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