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原創   |   文旅   |   視界   |   直觀中國   |   城市遠洋   |   熱點專題   |   老外在湖南   
湖南桂東:歡慶端午 “粽”享時光
2024-06-07 14:53: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佘穎慧責編:李勝蘭

  又到一年端午佳節,包粽子、賽龍舟、挂艾草……湖南郴州市桂東縣各街道和鄉鎮紛紛開展多姿多彩的端午活動。

  趁著芒種剛過,桂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召集志願者們,在四都鎮西靖書院二十四節氣廣場開展了一場“弘揚傳統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2024年桂東縣‘我們的節日·端午’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主題活動。

湖南桂東:歡慶端午 “粽”享時光_fororder_圖片1

  活動現場 攝影 鄧仁湘

  活動開展了文藝演出、講民俗故事、手浴蘭湯、裹粽子比賽等端午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周邊群眾紛至遝來,都熱情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一同“粽”享時光。

  “裹粽子比賽,我報名!”

  “加油,加油!裹好最後一個粽子就贏了!”

  ……

  在裹粽子比賽中,13支群眾代表隊的選手們全神貫注,相互配合,紛紛拿出“看家本領”爭分奪秒地取粽葉、折粽葉、裝糯米,包紮、捆綁等工序一氣呵成,現場氛圍緊張而歡樂。

  此時,桂東縣沙田鎮的南邊村部也不斷傳來陣陣歡聲笑語,30余名群眾動作熟練地裹著粽子。原來是村里正在開展著“我們的節日─粽葉飄香端午佳節”活動。

湖南桂東:歡慶端午 “粽”享時光_fororder_圖片2

村民一起包粽子 攝影 黃玉娟

  只見10余人圍成一圈,桌子上整齊地擺放著粽葉、糯米、花生、蜜豆和扎繩等必備物品。大家紛紛亮出“絕技”,熟練地捋粽葉、填糯米、壓實、封口、捆紮……大家一邊包粽子,一邊相互交流技巧,一個個粽形漂亮,粽果緊實的粽子呈現在大家眼前。

  “這樣手把手地傳幫帶,在學中比,在比中學,不僅讓我學會了裹粽子,還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賡續。”沙田鎮村民郭招開心地説。

  據悉,桂東縣清泉鎮和橋頭鄉還流行著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把艾葉、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門兩邊,寓意祛病除邪;不少人家中還自配雄黃酒,全家大小輪流嘬飲少許。然後,由家中年長者將剩餘的雄黃酒沿房屋週遭,尤其是噴灑在雞舍、豬圈、茅廁等地,防止蛇鼠等生物的侵擾。

  一根根粽繩不僅捆綁著一個個粽子,更串聯起了桂東人民的心;一次次活動的開展讓人民感受到節日歡樂的同時,更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和傳承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文 何芪葶 何鑫銘 黃玉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